长平之战时,名将乐毅就在赵国,赵孝成王为何弃之不用?

如题所述

乐毅其实本来就是赵国人,他的先祖乐羊帮助魏文侯攻打中山国,最终灭亡了中山国,之后被封在中山国的灵寿,然后他的家族就世代居住在灵寿,灵寿就是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后来中山国又复了国,后又被赵国赵武灵王所灭亡,灵寿就归属了赵国,而生活在当地的乐毅就成为赵国人。

但乐毅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帮助燕国,大概是在赵武灵王去世后,乐毅来到了魏国,作为魏王的使者出使燕国,当时燕国的国君是燕昭王,这是燕国唯一一个有能力的英明君主,燕国被齐国灭亡又复了国,正是用人之际,而燕昭王当时大力求贤,不惜自降身份到处寻找列国人才。

乐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投靠了燕昭王,然后成为燕国名将,他一生最大的事迹就是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当时的齐湣王四处征战,穷兵黩武,又不注重政治联盟,因为齐湣王灭亡了宋国,想要独占宋国,因此引发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

最终燕昭王幕后指挥,并联合五国一起攻打齐国,五国联军很快就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逃走,后来被杀,然后乐毅继续率领军队一直攻打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偌大的齐国只有两座城池没有被攻下来,这就是即墨和莒。

结果在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了,他的儿子燕惠王即位为王,燕惠王本来与乐毅不合,又有齐国的田单派人在燕国造谣说乐毅的坏话,所以燕惠王就用另一将领骑劫把乐毅换下来,乐毅担心回燕国会受到迫害,于是逃到了赵国。

另一方面燕将骑劫被田单打得大败当场被杀,燕军也被齐国军民打跑,齐国并因此复国,而燕惠王也后悔用骑劫换乐毅,又担心乐毅因此会为赵国攻打燕国,于是派人到赵国结好乐毅,最终乐毅同时在赵国和燕国担任客卿,这一年是公元前279年。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也就是乐毅逃到赵国的19年之后,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乐毅的年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乐毅应该去世了,古人的年龄一般活得不长,乐毅主要生活在燕昭王时期,燕昭王是在公元前311年即位的,到公元前279年就去世了,乐毅的年龄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但能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绝对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个中年人。

然后又过了19年,基本也会去世了,就算乐毅还活着,长平之战也轮不到乐毅,赵孝成王也不会用乐毅,因为乐毅后来同为赵国与燕国的客卿,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受到单独一国重用的,燕国与赵国在长平之战发生时就处于敌对了,长平之战燕国不仅不帮忙,而且还在背后攻打赵国。

所以同为赵国、燕国两国客卿的乐毅即使活着也不会被重用,更何况赵国本来就是人才济济,尤其是军事将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乐毅是战国名将,其历史地位不输白起廉颇,乃是武庙十哲之一,与孙武张良等人并列!而在那个名将辈出的战国时代,能与乐毅一起享此殊荣的不过也就吴起与白起两人。他们一个是魏武卒的缔造者,百战百胜,一个是秦帝国的杀神,百万人屠!


至于战国时期其他的名将,比如廉颇李牧,王翦父子等人,则是未能入选。如此可见乐毅有多厉害!毕竟那可是诸葛亮的偶像!

不得不说,乐毅确实是个狠人,当年齐国多厉害?南击楚,西伐魏,破宋退赵,扩地一千余里!齐湣王更是与秦昭王共商尊为帝,号位东帝。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差点被乐毅灭了国!公元283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一路高歌猛进,连下70余城,打到最后,齐国只剩下莒城、即墨两座城池。

如果不是燕昭王多疑,听信谗言,临阵换将,犯下兵家大忌,齐国或许早就被灭了!

当然,即使齐国最终翻盘成功,但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不复当年之勇,从此退出了争霸舞台!


所以,乐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值得一提的是,长平之战时,乐毅正好在赵国,为赵国客卿!

可是赵王为什么不选他去替换廉颇而冤资历尚浅的赵括呢?

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了一下,可以分为一下几点!

第一,年事已高,不复当年之勇,长平之战离乐毅伐齐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乐毅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


第二,他不姓赵,虽然乐毅算是赵国人,但他曾有为别国效力的经历,在赵国养老期间,他同时还担任这燕国的客卿。廉颇忠心侍赵这么多年,结果尚且如此,同样不信赵的乐毅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

其实不仅乐毅,田单也在赵国养老(也不算养老,人家过来出将入相,也还是给赵国干了不少事儿),就是那个用火牛阵帮齐国翻盘的狠人!


但田单齐国人,同样年纪大了点,赵王估计是喜欢年轻人!最终选了赵括!

第2个回答  2021-01-10
这是因为当时乐毅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而且赵王也想要培养新的人才,所以才没有使用他。
第3个回答  2021-01-12
因为赵王并不信任。正是因为如此。长平之战没有用乐毅。
第4个回答  2021-10-30
估计那是因为乐毅的打法,和廉颇一样。“散地则无战”。秦军客战,宜速战速决。廉颇疲敌之之计,坚守不出,才为上策。赵括,反其道而行之,焉有不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