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远近高低各不同

如题所述

题西林壁
宋代 · 苏轼
héngkànchénglǐngcèchéng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yuǎnjìngāodīgèbùtó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
不识庐山真面目,
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第2个回答  2020-12-07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诗的全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观察结论就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4个回答  2020-12-07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