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王朝会在秦二世时灭亡呢?

如题所述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这是当时中国地区唯一的国家,创建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这个王朝年仅15年就灰飞烟灭。汉朝人对于秦王朝的毁灭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贾谊写出《过秦论》。但是秦王朝的灭亡显然不是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能够解释的。他的灭亡是多重因素决定的。

第一重因素就是君主残酷压榨百姓

秦朝的统治下秦朝人民是非常辛苦的,秦始皇一生修建了无数的大工程,而这些工程都是短短十几年间修建完成的。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到公元前210年间,秦朝的百姓都在辛勤的劳作当中。秦始皇一生五次巡游,修建驰道,直道,长城,骊山陵,挖通灵渠。而后派二十万大军北征匈奴,五十万大军南下百越。而后又修建阿房宫,每一项都是征发大量的百姓劳作。

以现存的骊山陵和阿房宫做例子,为了修建骊山陵,当时的丞相李斯被秦始皇任命为为陵墓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当时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千米。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为了修建秦始皇陵,秦朝花费了39年。这70万人只是辛勤劳作的工人,还需要大批人给这70万人提供后勤保障,也就是饭菜衣食。关中地区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东西,只能够从函谷关以外的关东地区转运,古代社会,生产工具简陋,一切依靠人力畜力,远距离运输的效率极为低下。按照学者的研究:


以运送距离600公里计,要维持一个人的粮食供应,需要十五个人专职负责运输,效率仅为6.7%。关中有渭河连接黄河漕运,距离短、效率高。假设以20%的高效率论,要维持一个工人的粮食供应,也要五人专门负责,七十万人的粮食供应,需要动用三百五十万人作后勤转运。


三百五十万人这是什么规模呢?按照《中国人口通史》的推算当时秦朝的总人口不过是2500万,也就是说秦帝国的近似于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为骊山陵而劳作。我们再想想当时还有其他的大工程,驰道,直道,阿房宫,大军征讨,出海求仙,秦始皇出游。这些又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少钱。这都是民脂民膏,百姓活在这种社会里,他们心里怎么想可想而知。

残酷的徭役压榨这个帝国的人民,以至于民众出现了大规模的逃亡徭役的过程,最明显的记载就是刘邦押送到徭役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这些押送的徭役不断逃跑。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最后刘邦只好放走所有人,自己带着一部分逃入芒砀山当草寇。再比如秦末起义军的另一个人彭越也是在巨野泽里当草寇。

而秦始皇之后继承皇帝之位的秦二世一直延续秦始皇的政策,相反秦二世还更加变本加厉,他大肆屠戮大臣和兄弟姐妹。由于秦二世胡亥得位不正,他登基之后十分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于是在赵高的教唆下,胡亥首先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亲近的大臣。


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


此后胡亥又对前方的将领作战失利不满。章邯作为大将平定前方叛乱,但是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在巨鹿之战后想要治章邯的罪,导致章邯投降项羽。杨熊在南阳抵御刘邦、,因为失地被胡亥派使者斩杀。前线将领人人自危,导致大批秦人官吏投降农民起义军。朝廷重臣前期劝谏胡亥,但是胡亥不听,反而诛杀这些人。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二世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罢黜天下的转运徭役,这样这样才会使得民众的起义减少,朝廷更好平叛。胡亥不听,他还写文章驳斥三位大臣。最后他逼得冯去疾,冯劫自杀,李斯下狱最后被杀。最后使得秦朝的局面完全崩坏。

秦二世如此昏庸只不过是把秦朝在悬崖边缘再推了一把。

秦朝的吏治崩坏

秦朝的吏治在后期完全是崩坏的。由于秦朝的兴兵黩武,大兴土木,秦朝官吏作为百姓的直接接触者,这使得百姓极为痛恨秦朝官吏,在秦二世时代,秦二世实行督责之术,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全国的官吏以杀人为荣,比如秦朝的范阳县令这个官员,蒯彻就说过:


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


像范阳县令这样的虐杀百姓的官吏在秦朝只会更多不会更少,而且只会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于秦朝的统治没有半点用处。而且秦朝的官吏还对于底层的百姓多有压榨:刘邦担任亭长期间,在王媪、武负的酒店里喝酒,经常赊账欠账不还,当然后来被美化了。但是这恐怕也不是刘邦一个人独有的现象。秦朝的官吏贪赃枉法的事情也一堆。项梁在栎阳犯罪居然被栎阳狱掾司马欣直接放了,此后又杀人逃到了吴中,居然成为会稽郡太守殷通的座上宾客,还在当地主持徭役和丧事的主持人,这明显就是官员的庇护。

吏治的破坏使得秦朝时期官吏也生活在恐惧之中。秦二世上台之后,大举清洗官场,赵高搞出了一个指鹿为马,多少官员人头落地。这使得官吏对于秦朝的皇帝十分恐惧,而底层百姓的暴动又使得官吏对于百姓十分恐惧。这些人开始成为秦王朝的掘墓人,萧何,刘邦,夏侯婴,陈余,张耳,陈涉,吴广都是秦朝的底层吏员,他们清楚底层百姓的恐惧和憎恨,又清楚秦朝的软肋,于是振臂一呼,群起响应。秦朝的官吏在底层行政多年,他们对于政府的运营十分有经验,比如萧何在沛县担任官吏期间,主要管理就是沛县的日常工作和后勤运输,所以到了咸阳就会收集“图书律令”,作为官吏他十分清楚这些文书的作用。

底层官吏拥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他们加入了秦末起义军,使得起义军得以建立起后方军营,粮草运输等工作,使得秦末的农民起义军更加强大,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了大秦帝国的掘墓人。

六国旧贵族的蠢蠢欲动

秦始皇时代废除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虽然站在我们现在的视角那是对的,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但是在实际上在当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依旧是用分封给子孙土地的做法稳固了汉朝的统治,到了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虽然将诸侯的力量削弱,但是汉朝并没有直接废除诸侯,诸侯国的子孙依旧存在,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朝灭亡。但是东汉的建立确实是刘氏子孙再度建立天下,东汉时期诸侯国依旧存在,即使东汉末年,也有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可以说刘邦分封子孙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而秦始皇废除分封之后,采用郡县制,并能够有效的整合关东的六国军民,最后变成了六国起义军的暴动。

六国的旧贵族一直活跃在秦朝时期,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项梁暗中组织部众,训练士兵意图反秦。张耳,陈余等辈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士,田儋,田荣都是本土大族,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也是一个没落贵族后裔。其实秦末的农名起义如果只是单纯的农民起义早就失败了,早在章邯击垮陈涉时候就已经灭亡了,但是六国的旧贵族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站了出来,呼啸而起。旧贵族们重建了六国,魏豹魏咎重建魏国,张良和韩王成重建韩国,赵歇重建赵国,田氏兄弟重建齐国。旧贵族很成为秦王朝的敌人。这些旧贵族在亡国之后,很大一部分被秦始皇带往关中,但是很多人流落民间,项梁,张良,熊心,景驹每个人对于秦朝都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而秦朝的江山维护者太少了和捍卫者太少了。

旧贵族依靠自己的贵族身份在本国的号召力,动员大批民众参与起义,秦朝的军队在旧贵族的复辟当中无力防守,这使得秦朝的起义规模扩大化,项羽作为旧贵族之后,率领六国旧贵族的联军灭亡了秦朝,最终灭亡了秦朝。

秦王朝的崩溃是雪崩似的后果,由于君主的残酷,吏治的崩坏,六国旧贵族的暴动,三重因素下,由内而外,从底层到皇帝的种种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得秦王朝崩溃,所以大秦二世而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因为秦二世年轻,而赵高对于皇位觊觎已久,权倾朝野,秦二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一样被摆布。
第2个回答  2020-11-02
秦王朝建立初期才有的商鞅变法,到秦二世的期间,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进展,再加上秦二世暴政,导致人民不满,秦王朝才会早早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