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和铁中的元素有什么区别及各元素的含量?

小弟最近在一家设备公司搞工艺,但是对钢材知识认识太少了,希望有钢材方面的专家帮下忙,介绍的越详细越好,虽然我分数不多如果很满意我可以再加点分的,只是非常感谢大家~~~~~~~~~~~~~
不好意思,说错了,应该是不锈钢和碳钢的区别,可以顺便说下钢材里面的元素多少对其性能有什么影响吗? 。

你说的是铁还是钢?
碳钢一般是铁碳系的,元素一般有C、Fe、Mn、Si、S、p。
不锈钢一般是铬(Cr)或铬镍(Cr-Ni)系的。不过不锈钢也分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
马氏体不锈钢一般Cr含量为13%左右,铁素体不锈钢一般Cr含量为17%左右。用的比较多的是奥氏体不锈钢,也就是Cr-Ni系的。用的较多的有304、308、316等等。
合金元素的影响:

Mn
1、在低含量范围内,对钢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2、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稍稍改善钢的低温韧性
4、在高含量范围内,作为主要的奥氏体化元素

Si
1、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提高钢的氧化性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提高钢的耐热性
4、磁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在0.40%范围内时,改善热裂倾向,含量高时,易形成柱状晶,增加热裂倾向。)

Cr
1、在低合金范围内,对钢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2、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提高钢的耐热性
4、在高合金范围内,使钢具有对强氧化性酸类等腐蚀介质的耐腐蚀能力

Mo
1、 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 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 提高钢的耐热性和高温强度

Ni
1、 提高钢的强度,而不降低其塑性,改善钢的低温韧性
2、 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 扩大奥氏体区,是奥氏体化的有效元素
4、 本身具有一定耐蚀性,对一些还原性酸类有良好的耐蚀能力

Al
1、 炼钢中起良好的脱氧作用
2、 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提高不锈钢对强氧化性酸类的耐蚀能力

RE
1、炼钢中起脱硫、去气、净化钢液作用
2、细化钢的晶粒,改善铸态组织
S:
1、 硫在钢中以FeS-Fe共晶体存在于钢的晶粒周界,降低钢的力学性能,优制钢含硫量一般应限制在0.04%以下。
2、 在机械制造中,有时为了改善某些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人为将含硫量提高,以形成硫化物,起中断基体连续性的作用。
3、 硫含量的提高,增加铸件热裂倾向。

H:
炼钢过程中钢液从炉气中吸收氢
钢液中氢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在缓慢凝固条件下,氢以针孔形态析出。快速凝固时,析出氢在铁的晶格内造成高应力状态,导致脆性。

N:
炼钢过程中钢液从炉气中吸收氮
1、 钢液中溶解的氮在凝固过程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并与钢中的Si、Al、Zr等元素化合,生成SiN、AlN 、ZrN等氮化物。少量氮化物能细化钢的晶粒。氮休物多时,会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2、 氮属于扩大奥氏体区元素,在钢中可部分代替镍的作用,是铬锰氮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超低碳不锈钢中,可代替碳的作用,提高钢的强度。

O:

1、 钢液中溶解的FeO 在凝固前温度降低过程中与钢液中的碳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在铸件中造成气孔。
2、 钢液凝固过程中,FeO因溶解度下降而析出在钢的晶粒周界处,降低钢的性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30
你应该拥有一本 五金手册 上面有各种材质的标准 包括含量,机械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你的问题太笼统,不锈钢碳钢都有分很多种牌号。
不锈钢:304 316 321 等 碳钢:20 # 45# Q235 A105等
国内外的牌号各不相同,含量大体差不多 也有差异较大的
第2个回答  2011-08-30
GB24511-2009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
1. 钢号
本标准共列入17个钢号。
铁素体型3个钢号:S11306、S11348、S11972。
奥氏体型11个钢号:S30408、S30403、S30409、 S31008、S31608、S31603、S31668、S31708、S31703、S32168、S39042。
奥氏体—铁素体型3个钢号:S21953、S22253、S22053。
较GB150-1998增加了6个钢号。
2. 制定本标准的原因
(1)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和化学成分》同时列出了统一数字代号(按GB/T17616)和牌号(按GB/T221)。
牌号表达复杂化(如原00Cr18Mo2改为019Cr19Mo2NbTi)。
个别统一数字代号有不妥之处(如S41008、S31782)。
(2)GB/T3280-2007和GB/T4237-2007
较1992年标准降低了技术要求。
钢号只采用牌号,未列入统一数字代号。
未能列出RP1.0的指标。
第3个回答  2019-07-29
所有钢材牌号不同,成分跟性能也完全不同,可关注我司官网搜索牌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