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诗意思是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登庐山》,全诗原文如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白话文释义: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登上庐山,立足峰巅,极目远眺,江山胜览,尽收眼底。置身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庐山,面对开阔辽远、云海弥漫的景致,诗人心中涌动着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豪迈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奋发的诗篇《七律·登庐山》。

首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从动态入手,前句写山,后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飞”、“跃”二字之中。

颌联承接“跃上葱茏”展开,登高望远,似乎世界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冷”是指冷静、冷淡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

“冷眼向洋看世界”诗人直抒胸臆及现实处境,在高山之巅冷漠而不动声色地看着世界上的一切反动派所形成的反华包围圈。都予以“横眉冷对”,因为诗人之一生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确太多了,但从未被压垮过。

“热风吹雨洒江天”这里的“热风”虽是实写夏日之风,但可引申为热情之风,热烈之风,再往前就可引申为那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大干快上,力争上游,加紧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巨大情怀。

这股巨大的“热风”已从这里,从诗人屹立的庐山之巅洒向祖国万里江天。诗人的巨大热情也在感召着祖国,感召着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创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通过“多、快、好、省”的“热风”旋起来的,在空中若骄阳朗照神州大地。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这两句工仗、典丽,“横、浮、下、起”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画面。而且诗人也对这二句比较满意,他在1959年9月7日给胡乔木的信中谈到对这两句的看法,认为这两句较好一些。同时还谈到写诗之难,“经历者如鱼饮水,冰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最后两行使诗歌出现了深刻的寓意。诗人在这里妙用了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桃花源”已附添了许多象征意义,但它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指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种子虚乌有的社会只有告慰心灵,而在人世间却永远无法见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4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当时国家面临困难,毛主席党内斗争严峻,感到疲惫,向往田园生活,摆脱烦恼。过田园牧歌式的自由日子。

陶令是指陶潜即陶渊明 ,他曾任过彭泽县令。《桃花源记》是他的作品。译意:陶渊明不知去往何处,桃花源里可以耕田了吗?暗指:表现作者向往和谐社会,安逸快乐的生活,对社会黑暗的批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10
当时国家面临困难,毛主席党内斗争严峻,感到疲惫,向往田园生活,摆脱烦恼。过田园牧歌式的自由日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14
陶令是指陶潜即陶渊明 ,他曾任过彭泽县令。《桃花源记》是他的作品。译意:陶渊明不知去往何处,桃花源里可以耕田了吗?暗指:表现作者向往和谐社会,安逸快乐的生活,对社会黑暗的批判。
第4个回答  2011-08-28
不知陶渊明去了何处,,只知桃花源可以生活。。大概就这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