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都有哪些指标?在股市中怎么看?

如题所述

股票成交量是指当天股票的成交数量,单位一般是手(1手等于100股),用柱状图表示。其中,红柱表示当天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个股的成交量;绿柱表示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个股的成交量。一般行情分析软件有三个图,上面的大图是主图,中间的小图一般就是成交量,最下面的小图可以设置成各种指标。\x0d\\x0d\成交量的四种形态\x0d\\x0d\目前,技术分析派人士认为,成交量主要有四种形态:\x0d\\x0d\一是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x0d\\x0d\二是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处。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所以投资者还要结合个股具体情况加以分析。\x0d\\x0d\三是成交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庄家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后期却没什么表现,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x0d\\x0d\四是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做了,在大举出货。\x0d\\x0d\如何观察成交量\x0d\\x0d\有分析师认为,一般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 一是温和放量。即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的连续慢慢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有足够的耐心。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x0d\\x0d\二是突放巨量。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股票长期涨跌度都不大,一直在某一价位横盘整理,像处于一条横线上,这时突放巨量,股价可能要大幅上涨。\x0d\\x0d\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x0d\\x0d\了解了成交量的概念和它的几种形态后,那么,怎么把它同股价结合运用呢?一些分析师介绍,目前,成交量指标同价格的关系主要在三个方面:\x0d\\x0d\一是价升量增,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x0d\\x0d\二是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经常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缩量阴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阴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x0d\\x0d\三是在关于成交量的股谚中,“量在价先,天量见天价,地量见地价”,“底部放量,闭眼买进”等,是大家最常用的。技术分析派人士认为,根据这些量价指标操作,投资成功率相对较高。\x0d\\x0d\谨防成交量指标“造假”\x0d\\x0d\目前,我国股市资金推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而市场成交量的变化则直观反映了资金进出的情况,所以成交量成为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指标,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凭证。而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因此,投资者对成交量异常波动的股票应当密切关注。\x0d\\x0d\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一些机构为了达到目的,也会使用自买自卖的形式,使一只股票看上去成交活跃,以此引诱投资者跟风。因此,成交量指标出现“造假”也是可能的,投资者切不可机械地运用成交量理论指导操作。\x0d\\x0d\红柱显示当日收盘价比开盘价高。\x0d\\x0d\绿柱显示当日收盘价比开盘价低。\x0d\\x0d\底部突然放巨量,股价将上涨。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时间一览表

2023年清明节a股市场休市时间表,2023年4月5日休市时间表。接下来我们和南方财富网大耳一起看看清明节股市收盘的相关信息。

2023年清明节股市将于4月5日(星期三)休市,4月6日(星期四)照常开市。4月4日周二不进行夜盘交易。按照规定,中国股市周一到周五是正常交易日,周六周日休市,无法交易。如果周六周日涉及加班,股市也是正常休市时间。以上是2023年清明节a股市场收盘时间表的相关内容。

据南方财富网报道,2023年股市休市时间表。

1周末休市:根据法律法规,中国证券交易所市场周一至周五为正常交易日,周六、周日休市,不允许交易。如果周六周日涉及加班,股市也是正常休市时间。

2节假日放假:中国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在这些假期,股票市场也是关闭的。具体关闭时间如下:

1元旦:12月31日星期六至1月2日星期一闭市3天,1月3日星期二正常开市;

2春节:1月21日(周六)至1月27日(周五)休市7天,1月28日、29日为正常周末休市时间,1月30日(周一)正常开市;

3清明节:4月5日星期三闭馆一天,4月6日星期四正常开放;

4劳动节:4月29日(周六)至5月3日(周三)休市5天,5月4日(周四)正常开市;

5端午节:6月22日(星期四)至6月24日(星期六)休市3天,其中6月25日(星期日)为正常周末休市时间,6月26日(星期一)为正常开市时间;

6中秋国庆:9月29日(星期五)至10月6日(星期五)休市8天,10月7日至10月8日周末休市,10月9日(星期一)正常开市。

中国股市为何一跌再跌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公司退市后散户手中股票怎么办?

1因为大部分股票严重缺乏资金和人气,相反,资金和人气是被群体股吸引过来的,所以大部分股票会喋喋不休。没有资金,个股根本上不去。没有大众参与,股票就停滞不前,自然就没有交易价值,就有了自由落体

2因为a股市场政策的引导因素,要知道2015年以来a股一直在走“去散户化”和“回归价值”两条路线,股市政策引发股市走结构性行情。鼓励资金聚集炒作优质股票,让这些股票飞上天,让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价值回归。用实际的市场告诉散户,一定要接受去散户化的市场和个股价值的回归,让散户学会抱团,达到去散户化的效果。

3由于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市场处于牛市阶段的底部。

怎么查询中国股市每天的交易总额?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鲜少发生,若是发生了则有一下两种情况:

1、如果公司还在,散户还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同样享有原来的权利和义务,可以以这些股票为凭证获得分红。

2、如果公司破产,则公司的资产将进行清算,用于还贷。还贷之后若是有剩余资产,则剩余资产清算后散户手中仍然有一份,若是如果不够还贷,也不用散户再自掏腰包去还贷。

退市之后,股票被放到三板市场去,每周开市一天,可以在那里交易,但是价格就更低了。如果股民不去理睬的话,最后价格会变成零。 原持股的股民需到证券营业部去办一个托管手续才能进行交易。每周五一次,用竞价方式,涨跌5%。

扩展资料:

证券市场按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交易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这同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以及三板市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

三板市场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首批挂牌交易的公司包括大自然、长白、清远建北、海国实、京中兴和华凯,全部是原NET、STAQ 市场的挂牌企业。STAQ和NET是两个法人股流通市场,1992年到1993年为解决股份公司法人股的转让问题,在国务院体改委领导下,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分别成立的。

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上市交易的企业只有17家。而原本面向法人投资者的市场,流通股份90%被自然人所持有。1999年9 月9日在国家治理整顿场外交易的背景下STAQ和NET市场被停止交易,大量资金被套其中。直到2001年三板开设,这些股份才重新得以交易。可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三板市场创建伊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而三板开设的另一个目的是承接主板的退市股票,在特定的时期起到化解退市风险的作用,并祢补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板市场

股票成交量放大意味着什么?

你可以前往证监会官方网站,查看当日股票市场的公告和数据报告。其中,每个交易日结束后,证监会都会发布当日日交易情况公告,其中包括当日的交易总额。

此外,也可以前往金融数据营销平台公司(Wind、东方财富等)查询相关数据。在平台上选择“行情分析”或“股票市场数据”等选项,进入后可以选择具体的查询条件,包括交易日期、场内/场外交易等,从而查询每日的交易总额。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交易的总额包括场内和场外交易总额的同时,也包括成交量、成交价等数据,了解这些数据可以对股民进行更好的投资决策。

1、成交量增加,表示买方需求增加,换手积极,股价看涨。

2、成交量增加,表现游资进入市场,交易自然活跃,行情将随之高升。

3、成交量增加,投机气氛浓厚,行情基础不稳固,股价随时有下滑的可能。成交量过分膨胀,股价自然跟随急涨,市场主力及大户出货相当容易,中小投资者无法判断主力的真实意图,继续拉高或被动套牢的可能性都很大。

4、在技术分析时,成交量的警示作用也是明显的,最明显的情形是,股价高涨,成交量激增,成交总额与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但假若只是成交量增加,而股价与股价指数没有明显的涨升,这表示股价已达高峰,回档的可能性极大,也是投资者应该有所警惕的时候。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量增价平: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

2、量增价升: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

3、量增价跌: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杀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放弃卖出空仓观望。有时若在趋势逆转跌势的初期出现量增价跌,那么更应该谨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交量放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交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