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如题所述

第一,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

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都是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它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和农业的桥梁。在今天看来,没有商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巨大影响。然而,商业却不是与人类并生的。人类诞生了300多万年,而商业出现才几千年,在远古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社会没有商业。

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社会分工以后,在不同产品所有者之间发生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初始形态,是生产者之间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以后才有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和居间的商业出现。要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起源,就得从物与物的交换谈起。

第二,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是上古中国商业的又一特点。这对后世影响很大。

原始社会末期,交换活动都由氏族首领进行。交换数量和交换区域的不断扩大,出门一次要许多时日,甚至长达数年,非常艰苦,而且有生命危险。像殷人高祖王亥就是到河北贸易被狄人有易氏杀掉的。进入阶级社会后,那些高高在上、鄙视劳动的产品所有者——奴隶主,再也不愿像氏族首领那样,亲自东奔西走,从事远距离的商业交换活动了。于是,他们将专门进行交换的活动交给管家——“小臣”,让小臣率领奴隶们去干,而自己遥控操纵。因此,上古中国的商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官家买卖”的性质。

第三,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

中国商业早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但是,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到春秋后期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由国家垄断,官办官营商业占主导地位,私商受到严格限制,很难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交通日益发达,地区之间贸易联系不断加强,然而自春秋时期起,周天子的权威却逐渐衰落,“工商食官”的格局逐渐被打破,私人工商业得以兴起。

第四,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西欧实行庄园制,其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不必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中国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如犁、锄等。

第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占据着统治地位。商业始终不能按照其特有的规律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而是受到种种封建主义枷锁的羁绊,举步维艰。这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5
商周
出现官商,商出现货币,商人被列为四民之一
春秋战国
出现实力雄厚的私商如吕不韦等 金银成为货币 出现大都会 战国出现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打击囤积居奇 商人不得乘车穿丝 从此大商人无法与国家抗衡 陆上丝绸之路

抑商政策松动 制瓷业显著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

商品经济繁荣 出现纸币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商人子弟可以参加科举社会地位提高 坊市制度废除 出现早市夜市等 出现官私合营
明清早期
商品经济繁荣
货币经济发展迅速白银成为主要通货 农业出现商业化自然经济缓慢开始解体 出现工商市镇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政府加紧重农抑商压制资本主义萌芽,身份上予以贬低经济上予以盘剥压榨 实行海禁闭关锁国 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闽商
这是到1840之前
第2个回答  2011-11-05
以农业为本、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这些高潮期都处于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段,商业的发展对社会转型往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商品经济发展走向新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具有时代和阶段性的特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商业发展的客观前提。由于政治地位及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开放程度等主观因素的限制,以及交换媒介形式(即货币的形式)与交通运输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经坎坷。
第3个回答  2011-11-05
基本被压制,发展缓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