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怎样得到的?激光具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高手高手高高手啊,怎么有这么的复杂呢,就回答个是受激跃迁不就完了。不要老是粘书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6
基本上就是上面这位这么多了,高中阶段,也就够用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一、激光产生原理
1、普通光源的发光——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
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地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辐射光子能量为
hυ=E2-E1
这种辐射称为自发辐射。原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完全是一种随机过程,各发光原子的发光过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即所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则的射向四面八方,另外未位相、偏振状态也各不相同。由于激发能级有一个宽度,所以发射光的频率也不是单一的,而有一个范围。
在通常热平衡条件下,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N2,远比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密度低,这是因为处于能级E的原子数密度N的大小时随能级E的增加而指数减小,即N∝exp(-E/kT),这是著名的波耳兹曼分布规律。于是在上、下两个能级上的原子数密度比为 N2/N1∝exp{-(E2-E1)/kT}
式中k为波耳兹曼常量,T为绝对温度。因为E2>E1,所以N2《N1。例如,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2=-3.4eV,在20℃时,kT≈0.025eV,则
N2/N1∝exp(-400)≈0 可见,在20℃时,全部氢原子几乎都处于基态,要使原子发光,必须外界提供能量使原子到达激发态,所以普通广义的发光是包含了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两个过程。一般说来,这种光源所辐射光的能量是不强的,加上向四面八方发射,更使能量分散了。

2、受激辐射和光的放大
由量子理论知识知道,一个能级对应电子的一个能量状态。电子能量由主量子数n(n=1,2,…)决定。但是实际描写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除能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L和自旋角动量s,它们都是量子化的,由相应的量子数来描述。对轨道角动量,波尔曾给出了量子化公式Ln=nh,但这不严格,因这个式子还是在把电子运动看作轨道运动基础上得到的。
严格的能量量子化以及角动量量子化都应该有量子力学理论来推导。
量子理论告诉我们,电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只能发生在l(角动量量子数)量子数相差±1的两个状态之间,这就是一种选择规则。如果选择规则不满足,则跃迁的几率很小,甚至接近零。在原子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能级,一旦电子被激发到这种能级上时,由于不满足跃迁的选择规则,可使它在这种能级上的寿命很长,不易发生自发跃迁到低能级上。
这种能级称为亚稳态能级。但是,在外加光的诱发和刺激下可以使其迅速跃迁到低能级,并放出光子。这种过程是被“激”出来的,故称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的概念世爱因斯坦于1917年在推导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时,第一个提出来的。他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发生受激辐射的可能性,这是激光的基础。 受激辐射的过程大致如下:原子开始处于高能级E2,当一个外来光子所带的能量hυ正好为某一对能级之差E2-E1,则这原子可以在此外来光子的诱发下从高能级E2向低能级E1跃迁。这种受激辐射的光子有显著的特点,就是原子可发出与诱发光子全同的光子,不仅频率(能量)相同,而且发射方向、偏振方向以及光波的相位都完全一样。于是,入射一个光子,就会出射两个完全相同的光子。这意味着原来光信号被放大这种在受激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
的光,就是激光。
3、粒子数反转
一个诱发光子不仅能引起受激辐射,而且它也能引起受激吸收,所以只有当处在高能级地原子数目比处在低能级的还多时,受激辐射跃迁才能超过受激吸收,而占优势。由此可见,为使光源发射激光,而不是发出普通光的关键是发光原子处在高能级的数目比低能级上的多,这种情况,称为粒子数反转。但在热平衡条件下,原子几乎都处于最低能级(基态)。
因此,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粒子数反转则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激光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比太阳还要亮百亿倍

太阳光又强、又热,谁也不敢正视耀眼的太阳,可是与激光相比,太阳光就仿佛是小巫见大巫了。梅曼制成的那台红宝石激光器,它发射出的深红色激光是太阳亮度的四倍。而近年来研制出的最新激光,要比太阳表面亮度高出一百亿倍以上!

因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是集中在沿轴线方向的一个极小发射角内(仅十分之一度左右),激光的亮度就会比同功率的普通光源高出几亿倍。再加上激光器能利用特殊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一万亿分之一秒)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当它会聚在一点时,可产生几百万度,甚至几千万度的高温。

第二个特点是——颜色最纯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不同颜色的光,它们的波长是各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几乎找不到波长纯而又纯的光,各种波长的光总是混杂在一起的。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寻找一种波长一致的单色光源。

激光就是这种理想的单色光源。拿氦氖气体激光器来说,它射出的波长宽度不到一百亿分之一微米,完全可以视为单一而没有偏差的波长,是极纯的单色光。

第三个特点是——方向最集中

当我们按亮手电筒或打开探照灯时,看上去它们射出的光束在方向上是笔直的,似乎也很集中,但实际上,当光束射到一定距离后,就散得四分五裂了。唯有激光才是方向最一致、最集中的光。如果将激光束射向月球,它不仅只须花1秒钟左右便能到达月球表面,而且仅在那里留下一个半径为两千米的光斑区。

第四个特点是——相干性极好

当用手将池中的水激起水波,并使这些水波的波峰与波峰相叠时,水波的起伏就会加剧,这种现象就叫干涉,能产生干涉现象的波叫干涉波。激光是一种相干光波,它的波长、方向等都一致。

物理学家通常用相干长度来表示光的相干性,光源的相干长度越长,光的相干性越好。而激光的相干长度可达几十千米。因此,如果将激光用于精密测量,它的最大可测长度要比普通单色光大10万倍以上。

激光的四大特点是互有联系,相辅相成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8-16
激光的特性
1960年一种神奇的光诞生了,它就是激光。激光的英文名称是 Laser,它是英语短语“受激发射光放大”中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词,它包含了激光产生的由来。它一出现就创造了许多奇迹,真可谓“一鸣惊人”。
激光的方向性极好,在传播中始终像一条笔直的线,不易发散,光强也可以保证。一束激光射出20千米远,光斑只有杯口那么大,就是发射到38万千米外的月球上,光圈的直径也不过 2千米,在地球上看去,只是一个明亮的红点。利用激光的这一特性,科学家在1962年测出了地球与月球的精确距离。
激光具有穿透透明物质的能力,用它治疗眼睛效果特佳。我们知道,眼睛有个透明的外罩,即角膜,还有个血管交织的视网膜,当视网膜出了问题需要修补时,视网膜在眼球的后边,所以手术很难进行。这时如果请激光来帮忙,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963年,一位名叫弗林克的医生利用激光成功地做了视网膜手术,整个手术时间才几千分之一秒,病人甚至不需要麻醉,也不会感到痛苦。
激光的相干性很好,用透镜能把它聚集成极细的光束,在这束光的作用下,任何材料都会被烧熔、气化。总光能还不及一只15 瓦灯泡点亮一秒钟发出的光能的激光束,就能将1.5米远处的一块厚约2厘米的钢板打出一个孔。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激光现在几乎是无处不在,它已经被用在生活、科研的方方面面:激光针灸、激光裁剪、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唱片、激光测距仪、激光陀螺仪、激光铅直仪、激光手术刀、激光炸弹、激光雷达、激光枪、激光炮……,在不久的将来,激光肯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激光广泛应用的基础在于它的特性。激光单色性好,又可在一个狭小的方向内有集中的高能量,因此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打孔。这是令人惊奇的。红宝石激光器中输出脉冲的总能量煮不熟一个鸡蛋,但却能在3毫米的钢板上钻出一个孔。为什么激光这么神奇呢?关键不是光的能量,而在于其功率。激光的功率是很高的,这也是它多方面被应用的基础。
激光具有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三大特点。
(1)单色性好
我们知道,普通的白光有七种颜色,频率范围很宽。频率范围宽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会引起很大的噪声,使通信距离很短,通信容量很小。而激光是一种单色光,频率范围极窄,发散角很小,只有几毫弧,激光束几乎就是一条直线。氦氖激光的谱线宽度,只有10-8nm,颜色非常纯。这种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产生的噪声很小,这就可以增加中继距离,扩大通信容量。现在已研究出单频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只有一个振荡频率。用这种激光器可以把十几万路的电话信息直接传送到100km以外。这种通信系统就可满足将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需要了。
(2)相干性高
一个几十瓦的电灯泡,只能用作普通照明。如果把它的能量集中到1m直径的小球内,就可以得到很高的光功率密度,用这个能量能把钢板打穿。然而,普通光源的光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的,光能无法高度集中。普通光源上不同点发出的光在不同方向上、不同时间里都是杂乱无章的,经过透镜后也不可能会聚在一点上。
激光与普通光相比则大不相同。因为它的频率很单纯,从激光器发出的光就可以步调一致地向同一方向传播,可以用透镜把它们会聚到一点上,把能量高度集中起来,送入光纤,这就叫相干性高。一台巨脉冲红宝石激光器的亮度可达1015w/cm2·sr,比太阳表面的亮度还高若干倍。
光纤通信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很小。和普通的晶体三极管差不多。它发出的光功率一般都不太大,通常只有几毫瓦。如果把它的能量高度集中,就很容易耦合进光纤。这对增加光纤通信的中继距离,提高通信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3)方向性强
激光的方向性比现在所有的其他光源都好得多,它几乎是一束平行线。如果把激光发射到月球上去,历经38.4万公里的路程后,也只有一个直径为2km左右的光斑。如果用的是探照灯,则绝大部分光早就在中途“开小差”了。
普通光源总是向四面八方发散的,这作为照明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把这种光集中到一点,则绝大多数能量都会被浪费掉,效率很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绝大部分都很集中,很容易射入光纤端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