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中,唐朝对外实行什么政治

如题所述

唐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也有所差异.唐太宗推行了一种恩威并用、相对宽容的民族政策,对于国家兴盛和社会和谐都有重要影响.
唐代把中原以外地区分为蕃部与绝域.《新唐书·卷221下》载:“东至高丽国,南至真腊国,西至波斯、吐蕃及坚昆都督府,北至契丹、突厥、靺鞨,并为入番,以外为绝域.”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种华裔一家的政策使唐代民族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许多外国文武官员在中国做官,周边少数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北边少数民族修建“参天可汗道”,以便进一步密切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往来联系.唐代对外开放是以内部的民族和睦相处为重要政治基础的.
在对外政策方面,唐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并创造了新的羁縻体制.册封制度要求所有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的番邦和绝域都必须接受唐朝的册封.唐朝通过册封域外政权首领为“可汗”、“王”,确立自己的政治主导地位.由于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先进、政治和军事最强盛的国家,域外政权也借助唐朝册封的权威来对内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外防范强邻的侵犯,同时也借以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文化.
羁縻府州是指唐朝在接受其政治领导的番邦和绝域设立的州和都督府.它们不同于内地的“正州”,其都督、刺史均为各部落和番国的首领,诸如可汗、叶护、国王等,朝廷发给印信.其辖区不变、自主内部事务的权力和称号不变,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也与其首领一样世袭不替.这样,各部落首领一方面接受唐朝的册封为可汗或王,另一方面又被授予国家官职都督和刺史.从而使唐朝与周边建立了更强有力的部族宗主隶属关系.
在这种政策指导下,周边部族和域外政权对唐朝的外交往来都被纳入朝贡关系中.鸿胪寺是主管接待外蕃君长和使节朝贡的机构.凡是对唐朝有朝贡关系的部族或国家.都被发给12枚雌鱼符,上面刻有蕃国的名字.该国使节来朝,必须携带鱼符,正月来朝,带第一枚,二月带第二枚,依次类推.唐朝内部另有雄鱼符12,以相勘合.使者进京,有典客署安排馆舍与资粮供给.蕃国进贡给朝廷的物品,入境时州县要具箱封印送京,具名数报于鸿胪寺.寺司验收后知会少府监及市司,由他们聘请“识物人”(专家)辨别物品,是否值得奏送朝廷,并确定其价格,以便作为出售或朝廷回赠的参考.使者回蕃,皇帝赐物于朝堂,也由典客佐其受领,并教其拜谢的礼节.
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辽阔,为唐代的中外交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唐代后期,宰相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记载了其时对外交通的七条路线.
总之,唐代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是唐代繁荣的物质基础,同样.通过册封制度、羁縻府州制度,为唐代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与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