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独爱《枫桥夜泊》这首诗,还被写入日本教科书,几乎人人都会?

如题所述

要说对于中国文化最羡慕的,除了韩国之外就属日本人了,不仅白居易在日本非常流行,张继也以其代表作《枫桥夜泊》在日本广为人知,这是为何?

(一)唐风东渡

在疫情期间,日本人因为捐赠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而让古诗词再度火热起来,实际上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最为鼎盛的唐朝,就被浓郁的唐风所侵染。日本的各阶层人士,几乎都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都接受过中国古诗的滋养。时至今日,日本的中小学课本中仍然会选录不少的汉诗,其中不乏大家名作,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 。

其中,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也跻身其中,日本人有多么喜欢这首诗?或许从这样两个小的案例就可以看出,早在清朝时期,俞樾就在《新修寒山寺纪》中记录道,日本"三尺之童,无不能颂是诗";此似尤为不足,日本在二十年代又仿苏州寒山寺新建了一座"寒山寺",依寺而建的钟楼便名之曰"夜半钟声",非得要将这"钟声"带回家才好。 

简单说,《枫桥夜泊》不外乎一首羁旅抒怀之诗,唐诗中此类诗歌不胜枚举,它又是如何触动了海外邻邦的心弦?

(二)枫桥夜泊

众所周知,当时日本的遣唐使来唐代学习,而许多高僧亦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空海和尚、鉴真和尚、拾得和尚,他们都在输出了各方各面汉学文化,而诗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其中为人称道的有两位,一名寒山,一名拾得。

拾得和尚和寒山和尚是好朋友,在国清寺期间,两人都比较落魄,却一起讲经论佛,吟诗作偈,不拘形骸,算得上贫贱至交。寒山病死枫桥镇后,拾得去了日本,全力传法,成为一代佛学大师。寒山的诗借助拾得的推动也在日本流行起来,他们那种简单直白,却有佛理深意的诗广受日本人喜爱,寒山的名声逐渐超过拾得,两人的诗合称为“寒山诗”,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对日本后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而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是沾了日本人热爱寒山,来大唐寒山寺溯源的光。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方面,《枫桥夜泊》这首诗歌本身也是十分符合日本人的审美需求的。日本人的审美中,有一个词叫做“侘寂”,“侘”(wabi)大致意思是“简陋朴素的优雅之美”,而“寂”(sabi)意思是“时间易逝和万物无常”,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对日本文化至关重要的哲理。简单理解,这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

而这首《枫桥夜泊》的孤寂,萧条之美非常契合日本人“菊花与刀”的性格,他们面对死亡,荒凉,寂寞的那种热爱,能在这首平静、孤独的诗中得到纾解。这种民族根性,寒山的间接推动,文化皈依感的崇古这许多因素集合起来,便形成了日本人对这首诗的热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7

提到这首诗在日本的火热就不得不提起我们国家唐朝的文化对于邻国日本的影响,唐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甚至根植于日本人的心中,影响之大可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对于唐诗这一方面,我们中国人更加喜欢那种非常大气磅礴的诗,尤其是李白的诗那种意境深为我们所喜。而像枫桥夜泊这种比较有忧郁气质的诗在我国却一直不为人所喜欢。

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首诗虽然在中国并不出名,不过却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忧郁气质,经常阅读日本作品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忧郁和隐忍的气质。这刚好有这首诗的意境完美的符合,于是乎这首诗能够得到他们的喜爱当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再有就是因为这首诗描写了寒山寺,寒山寺可能在我们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寺庙,顶多是一些古代典故和遗迹罢了。不过在遥远的日本这可能是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因为日本早年派来的大量遣唐史将中国很多的古代文化艺术都带回了日本。

而在这一个时代,寒山寺有一位诗僧所出的作品也由此被传入了日本,这位诗僧气质孤傲忧郁,有点像日本人。这自然在当时书籍比较匮乏的日本引起了一股风潮,很多日本人都已学习这位诗僧的诗为荣,自然而然传遍了日本。

这就有点类似于外国的一些不知名的运动品牌打上外国的名头就在中国卖的很火一样,当时中国的文化输出就是这么的可怕,无论是谁,只要是写的差不多,就都能在邻国引起一定程度的轰动。

不过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可能是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诗类似,特别的浅显易懂,当时的日本人有些会学习中文,不过学习的质量肯定是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晦涩难懂华丽的汉魏作品似乎是不能得到日本人的认同。日本人更喜欢这种近乎于白话,但是又非常有意境的诗,自然而然也促进了它在日本的传播。

当然还可能有一种现实原因,那就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之所以会背这首诗完全是当时的一些教科书中出现了这首诗,而且被老师要求了背诵。不过他们虽然背诵了,却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理解那个编篡教科书的人当时在这部书里留下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也许只是作为一个任务来应付罢了。就像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背诵出师表一样,会背诵,但是很可能会不太会去理解其中的意思。

不过无论如何,这首诗的出名都可以理解为日本人对我国唐代文化的敬重。

第2个回答  2020-09-17

作为一个深爱唐朝的国家,日本人喜爱的唐诗很多。但要论一千多年来,叫日本人爱得持久,甚至爱到疯狂的一首唐诗,当属中唐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威慑呢们讲这首诗写入日本的教科书呢?

直接一个原因,就是张继的这首诗,写得太过虐心。作为一位半生历经挫折的落魄诗人,一首《枫桥夜泊》,是途径苏州的张继,满心伤怀的咏叹。先是“月落乌啼”,然后“江枫渔火”,凉薄的环境笼罩而来,然后城外的寒山寺里,“夜半钟声”遥遥而来,直达客船之中。凄苦中的一声钟鸣,空灵清远的效果,自然直穿人心。

这样的“虐心”风格,不但在唐诗中独一号,更对了日本人的审美胃口。日本的文学作品,最为推崇的,就是这种凄苦孤冷里的咏叹风格。包括日本文学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甚至日本经典的电影,都往往充满着这类相似的意境。而将这种风格做到极致的《枫桥夜泊》,自然也就触动了一代代日本人的心弦,引来多少感同身受的仰慕。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日本人对中国唐代文化,一种浓厚的“寒山”情怀。

其实,整个《枫桥夜泊》,打动日本人的,不止是那孤独的忧伤,更有诗中的“寒山寺”三个字。这叫日本人无比仰慕,不惜隔空山寨的寒山寺里,也藏着一个在中国相对低调,却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寒山。

寒山,出身官宦世家的唐代一代诗僧。这位寒山寺的创立者,《全唐诗》里存诗312首的牛人,一生倡导诗歌的白话风格,却不为当时人所理解。寒山的作品传入到日本,然后就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推崇。比起唐代其他诗人来,寒山在日本,更成了另一种“红人”。不但诗作一版再版,甚至日本小说家森鸥外,更“加工”寒山的履历,写成小说《寒山拾得》,更成了20世纪日本的火热畅销书。对“寒山寺”的情结,自然就成了日本人心中,一种越发深深扎根的情怀。

因此,作为一首咏叹寒山寺的诗,《枫桥夜泊》也就“人气”持续飙升,成为了日本人心中,中国诗歌的不朽经典。你是日本人的话,你会选择哪首唐诗呢?

第3个回答  2020-06-21
这是因为《枫桥夜泊》这一首诗是比较少的几首诗能够传到日本的,所以让日本人印象深刻,从而能够被日本写入教科书,并且人人都会。
第4个回答  2020-06-20
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带有忧郁气息,和日本人的忧郁气质很是契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