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属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

如题所述

税收是再分配。税收中的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属于初次分配。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一.初次分配可分解为三部分: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
(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
(3)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二.税收是什么意思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税收、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税收的特征
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为税收的“三性”。国家税务局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