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电影已经不愠不火了,他的作品为什么现在不火了?

如题所述

我觉得成龙现在老了,做不到精致也满足不了观众,贺岁档电影《神探蒲松龄》,截止3月1日,票房仅收1.5亿,豆瓣评分4.1,创下成龙电影的评论新低,堪称口碑票房双输。更要命的是,在热热闹闹的贺岁档,这部电影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毫无存在感,就像没上映一样。


一直以来,成龙赖以成名并引以为傲的,是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动作类型电影。他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合了京剧与杂耍的特点,又独树一帜地将喜剧类型与功夫类型做了融合。成熟时期的成龙电影,更在空间与道具上大做文章,在逼仄空间内,有效套用各种道具,设计出极富戏剧感的表演,一下就俘获了全世界的观众。他的电影不需要特别离奇曲折的剧情,不需要特别恢宏壮大的场面,更不需要烧钱的特效,完全就依靠成龙个人的魅力。这样的电影,成龙一年至少要拍一部。对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损耗。

这个世界上,真没有几个65岁的老人,还像成龙这么能打能拼能扛的。年轻时他拼命,做各种别人不敢做的特技,搞得伤痕累累。现在年纪大了,好像还憋着一口气,擎着功夫动作片的大旗,在艰难支撑。但没人能屹立不倒,一直保持巅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自然也会有低谷,这是自然规则,也是影视行业的铁律。何况,成龙已拿光了一个动作演员可以拿到的所有荣誉,2016年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的影响力是世界级的,甚至本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文化符号,最出名的那一种,可以和熊猫、长城并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成龙以前的电影其实主要有两个关键点是最吸睛的,一个是通过动作,剧情制造诙谐型笑点,比如双龙会,城市猎人。一个是打斗精彩,动作大场面,比如我是谁,警察故事系列等。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了,经过信息爆炸时代的网络洗礼,看过一系列冯小刚段子式贺岁片,宁浩黑色幽默式电影,微博知乎一系列段子手以及各色《欢乐喜剧人》式搞笑节目的轰炸下,观众的笑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靠耍宝型的动作和扯淡扯得都不接地气的剧情能够逗乐的了。而成龙已经六十多了,别说跳钟楼大厦滑降这种找死型高难度场面,对成龙电影标志型水准的打斗也已经很难再现了。神话的时候还可以坚持,大兵小将的时候初显疲态,十二生肖的时候已经比较僵硬了,包括新警察故事那时候可以看出来都是老头子强撑。所以打戏也没那么精彩了。

  到了今天成龙能够还有大部分观众买账,说心里话其实都不能说是情怀,而是这么多年看出感情了。有多少人是从小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成龙,从小到大闲的没事的时候打开电视放的最多的也是成龙,可能第一次买电影票也是成龙等等。前几年《绝地逃亡》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说剧情又扯了,唱rolling in the deep又瞎了什么的,其实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成龙的人多半就是愿意不带脑子不带逻辑不带情绪,进去看他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跟着没脑子似的傻乐一个半小时回家而已。而这些人多半也是只要你成龙愿意演,我也有时间那我就去看。这些人的数量可能不会变多了,也可能不会再变少。所以票房随便演演只要不差到铁道飞虎那么多槽点的都不会太差


客观说,成龙的电影一般及格分总有的,但因为其本身是量产套路型的爆米花电影,所以上限也就在及格线处了。一般我看完成龙电影后的感觉就是值得票价,但走出电影院门转眼也就忘记了,不会考虑再去二刷三刷的事情。

  总体而言,在烂片云集的时间内,选择成龙的电影通常不会出错,因为在观众的理念里成龙出品的电影【是有最基本的品质保障的】,但是一旦遇到像今年春节档这样佳片云集竞争激烈的档期,就很容易沦为炮灰,毕竟成龙的电影过于模式化,在观众的心里也早已形成了成龙出品的电影【品质也就这样了】的观念。

第2个回答  2020-09-16

我觉得这种现象很正常啊,因为成龙老了而现在很多的电影都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和胃口。而且现在又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很多的电影为了吸引流量都会请一些小鲜肉、流量小生来演。

成龙也是实力不如以前了,年纪大了很多有难度的动作都不能完成。并且以前的影迷也都渐渐的老了,现在电影市场的一些流量主力都是一些九零后、零零后,武打动作片也不再是主流电影,我们得慢慢的适应这些变化。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自己本身流行和东西和风格,成龙的电影的风靡全球的现象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英雄迟暮。现在除了很多后辈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是特技更加的强大了,不再像当年成龙他们拍电影那样都是真枪实弹亲自上阵了,现在的电脑基本就可以完全操控这些东西了。

不过成龙的电影事业在香港起步,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代之间这些漫长的岁月中,只要是成龙的电影基本上就能在当年的香港电影年度票房中得到前三名的位置。他可以说是是香港电影历史上的电影品牌之一里程碑他独创的功夫和幽默诙谐的电影制作风格深深影响了几代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中,最具有卖点及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人就是“双周一成”。我相信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是华语电影标志性的品牌人。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成龙以前的电影其实主要有两个关键点是最吸睛的,一个是通过动作,剧情制造诙谐型笑点,比如双龙会,城市猎人。一个是打斗精彩,动作大场面,比如我是谁,警察故事系列等。

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了,经过信息爆炸时代的网络洗礼,看过一系列冯小刚段子式贺岁片,宁浩黑色幽默式电影,微博一系列段子手以及各色《欢乐喜剧人》式搞笑节目的轰炸下,观众的笑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靠耍宝型的动作和扯淡扯得都不接地气的剧情能够逗乐的了。

而成龙已经六十多了,别说跳钟楼大厦滑降这种找死型高难度场面,对成龙电影标志型水准的打斗也已经很难再现了。神话的时候还可以坚持,大兵小将的时候初显疲态,十二生肖的时候已经比较僵硬了,包括新警察故事那时候可以看出来都是老头子强撑。所以打戏也没那么精彩了。

就像大家评论郭德纲的相声,总觉得不如以前有意思了。郭德纲说的好,他说,并不是我们的作品差了,而是观众的笑点高了。观众的笑点是怎么高起来的,是我们给培养起来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所以现在评论成龙的电影,你没办法用常规的设定去判断,毕竟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在《新喜剧之王》里面,王宝强跟如梦说,只要不是投降,我觉得就是成功。现在看成龙,再回想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还剩下谁?还能剩下谁?


如果你赞同上述回答,记得点赞哦!

第4个回答  2020-09-16

时间是最厉害的杀猪刀,成龙陪伴了8090年代的人成长,但是到了00后,已经物是人非了。每个年代人都会有不同年代人的偶像,还有看事情的观点。


成龙大哥在《十二生肖》之后,一直把转型放在第一位,除了《功夫瑜伽》有他一贯的跨国动作,飞车特技,其他多少都有转型之意。《机器之血》和《神探蒲松龄》直接玩科幻和奇幻,让人想起02~03年成龙拍的《燕尾服》和《飞龙再生》,当然这四部都没成功,但成龙隔了十几年还想拍,除了转型,也是不甘心吧。

好不好看,烂不烂片全在个人观点,但我们必须承认:成龙没有卖弄情怀,没有自炒冷饭,没有“翻拍”或是“续集”。

其实,《十二生肖》之前成龙也在转型,而且还出了两部口碑不错的作品,就是2009年的《新宿事件》和2010年的《大兵小将》,两部戏都悲剧收场,更反转成龙过往银幕角色“不能死”的惯例,甚至不像以前那样搏命,而是几乎“不能打”的角色。

成龙大哥虽然享誉全球了,但由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演员 ,所以对于他来说,作好演员的本分就行了,其他不用他去管去费脑筋,所以只要他愿意,只要还打得动,人气还在再演十年都没有问题。

这几年都说成龙大哥不行了打不动了,然而嘴炮终归是少数,还是有很多影迷观众走进影院支持他的。

成龙的功夫喜剧一直都是中国人合家欢的首选,而且因为其中的中国功夫元素在国际上也很有市场,所以虽然他的作品品质起起伏伏但一直可以处于市场前沿,因为无论国内国外,功夫喜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成龙电影里的成龙标签过于浓重。

但是无论怎样,成龙大哥都是一个时代的偶像,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追逐的明星,感谢有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