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有一则消息成了车迷朋友热烈讨论的话题,那就是自2020年1月1号起,所有类型的新车将强制安装胎压监测,否则将会禁止上市销售。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低配车型还是高配车型,都将安装胎压监测装置。那么,胎压监测是否真的能保障我们的行车安全呢?目前又有哪些车型未搭载此配置呢?
据了解,其实早在2013年,相关部门就已经成立了这方面的工作组,随后在2016年通过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技术审查,只不过考虑到我国胎压监测技术以及产品应用等情况,才一直等到现在。而该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完善我国汽车电气电子标准体系、引导TPMS产品技术发展、规范我国TPMS产品使用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大力推动汽车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和节能环保水平。
什么是TPMS胎压监测?
顾名思义,胎压监测其实就是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压力的装置,英文简称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通过记录轮胎转速或在轮胎中安装电子传感器,对轮胎的各种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能够为行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根据监测方式不同,胎压监测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式胎压监测,通过放置传感器在轮毂与轮胎之间,利用ABS(刹车防抱死系统)传感器的功能来监测轮胎的实时气压;另一种是直接式胎压监测,通过在轮胎里面加装四个胎压监测传感器,在汽车静止或者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和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以确保行车安全。
它们的区分方式也很简单,主要看行车仪表盘上是否有每个轮胎的胎压数值显示,如果只有报警功能而无法看到具体数值,那就是间接式胎压监测,也称胎压报警;如果有具体的轮胎温度、压力数值那就是直接式胎压监测,也称之为胎压显示。
胎压监测有多重要?
众所周知,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被称之为汽车的“三大件”,这也是衡量厂商造车功底最简单直接的因素。不过,在我们实际用车生活中,“三大件”出现问题的概率实在是少之又少。
从实际用车角度看,汽车行驶在路上前进或后退,是因为发动机将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经过变速箱、驱动轴等一系列传递,最终驱动轮胎转动,利用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向前或向后行驶运动。也就是说,轮胎是汽车行驶的重要载体,也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如果汽车没有胎压监测系统,那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皮肤、粘膜上没有了温度感受器,无法感知环境的冷热,时间长了很大概率会出现各种身体健康问题。
根据公安交通部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发生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超过一半以上是由轮胎引起的,高速上时速在120公里的前驱车,一旦发生前轮爆胎,翻车时的死亡几率接近100%。 由此可见胎压监测系统的重要性,相当于给驾驶员增加了一个安全的防护网。因此,国家要求车辆标配胎压监测功能对于提升行车安全确实有着重要作用。
轮胎胎压多少才合适?
汽车行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路面,或者不同的驾驶需求,都需要合适当前开车环境的胎压参数,尤其是在高温、高寒、高湿度的环境下,更需要随时掌控胎压,不合适的时候随时调整。
举一个例子,当车辆在炎热的夏季跑高速时,车速高、路面地表温度也高,随着行驶时间的增加,因热胀冷缩原理,轮胎胎压和温度也将逐渐上升。如果车辆刚启动时轮胎胎压为230kpa,行驶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胎压升至260kpa甚至更高,胎压过高导致轮胎弹性下降引发爆胎危险,就好比一张纸绷得太紧,此时遇到尖锐物更容易被刺破。
那么胎压低一点可以吗?也不行。如果胎压过低,轮胎支撑度不够,胎肩与地面零距离接触,轮胎发热更快,导致橡胶与帘布剥离、损害轮胎内部结构,爆胎的风险更高。而且胎压过低,在经过一些减速带或坑洼时,更容易造成车辆轮毂变形,反而增大风险。那么正常情况下,轮胎胎压究竟多少才最合适呢?
对于大部分车型而言,安全胎压一般在2.3Bar-2.5Bar左右,也就是230kpa-250kpa,这也是最常用的胎压显示单位。当然,如果你想和厂商推荐的胎压一致的话,可以在车辆用户手册、驾驶室车门(B柱附近)旁边的标签、油箱盖内侧找到相关数据,但是有一点要记住,要灵活根据“热胀冷缩”和实际行驶路况及天气来对胎压进行适当调整。
汽车渝评
目前,大部分新车都已配备了胎压监测装置,不过,仍有部分车型的低配版连胎压报警都未配备。国产车方面,包括宝骏、奔腾等品牌在内,售价约7万元的国产车在胎压监测功能上采用的是中低配车型需要选装或者自己在汽车美容改装店加装,中高配车型才会配备。合资品牌方面,部分车型如标致308、起亚K2以及本田锋范等少部分的品牌入门级车型需要车主自己在汽车美容改装店加装。从安全角度来看,胎压监测成为强制性配置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变化,在未来,安全气囊的个数以及智能主动安全配置进入汽车标配也未必不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