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田储层建模的技术路线

如题所述

油田的开发阶段,开发井网已经完成,乃至开发方案已经全面实施,这时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测试资料等。因此该阶段的油藏描述和储层表征应充分重视各种测井信息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同时,考虑陆相油气藏的特点,加强不同规模油藏或储层静态地质模型的研究。

在这一阶段储层建模的研究思路是:在岩石物理相及油藏渗流地质学理论指导下,以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核心内容,以储层或油藏的定量评价为目的,综合地质、地震、测井、测试资料,充分发挥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定量一体化研究的优势,将沉积微相研究落实到小层;重视关键井研究及多井评价,在对全工区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基础上,分层、分块、分相带建立精细的测井解释模型。综合应用各种静态、动态资料,深入研究井间砂体及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研究储层与流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表征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及流体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驱油效果和采收率的影响,以建立不同规模的储层地质模型,并在深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最终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

遵循这一研究思路,结合实际情况和本文的研究目的,采取如下的技术路线:

(1)首先建立两大类数据库,即静态数据库(包括岩心、测井、单井及多井相、岩性及岩石物性等)和动态数据库(包括试井测试、流体动态信息、生产动态资料等);

(2)在静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测试和试井资料,应用地质统计学及随机建模技术建立高精度的储层地质模型(即储层预测模型,包括沉积相展布模型、砂体骨架模型、孔隙度预测模型、渗透率预测模型和单砂体三维模型等);

(3)在储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表征和剩余油形成机理的深入分析,应用岩心剩余油测定技术、多测井综合解释技术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分布状况,建立剩余油分布预测模型,并为油田的下一步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技术流程框图如图6-1所示。

图6-1 开发阶段储层地质建模技术路线流程框图

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大多已进入高含水的产量递减阶段。由于储层非均质特征的差异性、屏障性、敏感性及变化的随机性,加之井网的不完善性,可导致油水推进在纵、横向上的不均一性、油层动用程度的差异性和剩余油分布的零散性。同时,在长期水淹的储层中,储层及流体性质都将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及机械的变化。凡此种种,致使油藏各方面的非均质性更加突出,特别是储层非均质性,它是控制剩余油分布及进一步调整方案的主要因素。

因而这一阶段的研究以储层非均质性变化特征为基础,以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核心,以储层、油藏的定量评价为目的,注重非均质成因机制综合效应的研究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控制因素的研究。特别是在开发井网条件下,井点储层参数在开发前后的准确标定和求取,以及井点间和无井区储层属性参数变化的内插和外推方法的应用及研究。在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的同时,进行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即研究流体在开发过程中与储层间的作用及变化规律,并预测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注入剂与油藏流体的配伍,为改善开发效果及三次采油措施方案的优选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井间非均质参数的随机模拟;②储层属性参数的变化及表征;③储层在水驱或注水开发后的变化及非均质特征;④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及储量复算;⑤油藏中流体性质变化及其与储层相互作用等油藏地化特征;⑥油藏目前温压场分布特征、边水及底水体积变化特征等。

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储层结构模型、不同规模的非均质性模型、岩石物理模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型将在下一章中介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