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的理解感悟

如题所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所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那么增长才干又是为了什么呢?了解我国历史议价的朋友都知道,中国知识分子提倡的修复,作为内在道德实践与出世的宗教家所讲究的修养之不同就在于其强烈的入世精神。诸葛亮自不例外。《诫子书》所谈之养心修身学问是有明确的终极指向的,那就是“接世”——为世所用,有用于世!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有所益处。这就是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所要告诉我们的全部意义!

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5-2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这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此句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我们的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目标奋进,并且能实现它。而浮躁不安的人们常常不能平稳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最终不得其想。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第2个回答  2020-11-06

非淡泊无以明志下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原来这番话还有一个故事

第3个回答  2018-11-21
1. 淡泊就是面对周围环境的诱惑,面对他人的成功,不要心急,慢慢地砥励品格,慢慢地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学识,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也许没有人能理解你,也许这条道路异常艰辛,也许现实诱惑太多,但只要足够淡泊,总能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暂时的成功或者失败 ,才能在既定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这就是“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作者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处。
第4个回答  2018-10-03
大家都知道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诫子书》也可算是名篇了,为什么偏偏这两句尤其出名。你看很多书法作品最爱写“淡泊明志”或者“宁静致远”。以前只觉得这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明明很多文言文都朗朗上口),又是大名垂宇宙的诸葛公的遗篇,自是牢记于心,至于其中的意味,倒是未曾深究的。直到最近,从懵懵懂懂的心境中走出,也渐渐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开始思考人生的规划,并慢慢去实践时,才意识到这句话的深意。对于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摸爬滚打的人,面对周围同龄人或多或少的成功,面对他们开着车泡着妞恣意逍遥快活人生,面对他们已经开始赚钱而你或许还在读研究生而国家补助只够温饱时,诸葛公的这句话应该让你泪流满面。
其实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年轻人,认准目标,沉住气,不要急,慢慢来”。这点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毕竟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好,什么是淡泊?淡泊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嘛?绝不是!君不见,葛公一次次北伐,为了王师早日进取中原,实现大汉的再一次中兴。这样的葛公怎么可能劝诫儿子安于现状。我的理解是,淡泊就是面对周围环境的诱惑,面对他人的成功,你不要心急,慢慢地砥励品格,慢慢地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学识,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也许没有人能理解你,也许这条道路异常艰辛,也许现实诱惑太多,但只要你足够淡泊,你总能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好,认准目标了,那就沉下心来慢慢地去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可能会有失败,没关系,再来,君不见,葛公的北伐不是屡败屡战嘛,刘备不也一次次从失败的泥潭中爬起,擦干身上得血和汗,一次次重新开始嘛。可能有段时间,你收获特多,但也不能因之而生骄傲之心,而失去了沉着冷静。君不见,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势力空前高涨,而其君臣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却不能与孙权集团搞好关系,终于致使自己后院失火,荆州一旦失去,葛公的隆中对,就失去了两路进取中原的基础,不可谓不遗憾。所以,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暂时的成功或者失败 ,才能在既定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这就是我理解的“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们再回顾一下葛公的人生经历。他二十八岁被刘备请出山,据他自己出师表里说的是刘备“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诚心感动了本来打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他,他才出来辅佐刘备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嘛,且不说葛公满腹学识是否要求用武之地,就看刘备拜访后他立马拿出了隆中对,你觉得他是一个安居南阳(或襄阳)的隐士嘛?这么好的策划难道不是准备了很久才有的嘛?可见他是很想建一番功名的。但是他却等到二十八岁才出山,其实以他的能力,随便去哪个势力,分分钟座上宾,不胜自己躬耕卧龙岗的艰辛?但是因为葛公心中另有一番宏图大业,他也就安于在此躬耕,等待时机了。窃以为这就是他所谓的“淡泊”吧!而这,对他那以后继承他武乡侯爵位的儿子诸葛瞻,尤其重要,毕竟,身为官二代的诸葛瞻,面对的诱惑实在比葛公年轻时多太多了。我以为这就是葛公为何会在死前的诫子书里告诫儿子“非淡泊无已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实在是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太急躁,而又太沉不住气,太容易迷失自己了。
手机码字,可能有个别错别字,见谅。
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