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是什么

求解

首先,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这就要求国家社会形态应摆脱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过渡性质,而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国家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在保证工人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彻底解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矛盾。
最后,这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因素,又包含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总体来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占据了领导地位,它们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相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则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居于次要的地位。总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这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虽然民族资产阶级受追逐高额利润本能的驱使,经常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干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是拥护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也愿意为新中国建设服务。这就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可能,即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正确的政策,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积极的方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二、最关键的因素在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这需要他们制定正确的改造方针和政策。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政策。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这也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
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精神是:对他们的改造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改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对他们进行长期改造的耐心;树立改造必定成功,社会主义一定实现的信心。
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政府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改造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也是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来训练干部、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改造和过渡作用的集中体现是:其一,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向前迈进一步就是社会主义;其二,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家最能够接受的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而且也是工人阶级可以参与资本家企业管理的最有效形式。其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是民族资产阶级最后的阵地,它可以让民族资产阶级和平地交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使中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8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这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国家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在保证工人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彻底解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矛盾。
3. 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因素,又包含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因此,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也要求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经济和阶级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过渡和飞跃。
第2个回答  2011-10-3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802.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06
时代背景:
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
 抗美援朝可望结束;
 土地改革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
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
 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第4个回答  2017-07-18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49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和准备阶段。用了3年时间,从1949年到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完成新区的土地改革,统一财经管理。第二阶段,从1953年开始,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实质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解决所有制问题,扩大国有制,新建、改建、扩建国营企业;将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两种私人所有制,经过公私合营,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企业,以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
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到1956年底,用了4年时间,基本完成 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任务。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应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深刻 和复杂的社会变革,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