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现状

如题所述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同年美国世界杯举行。职业化之初,中国足球涌现了不同技战术打法的流派,也造就了几支风格迥异的强队。广州小、快、灵,上海抢、逼、围,北京国安的工体不败,大连万达的江湖霸主地位。职业联赛的欣欣向荣,也带动了中国足球水平的整体提高。1994-2002三届世界杯周期,国足的表现至少在亚洲也是准一流,2002年受惠于日韩作为东道主直接取得世界杯决赛圈资格的有利条件,中国男足历史性杀入世界杯决赛圈。同时期的女足,也保持了世界一流强队的风采,女足世界杯亚军,奥运会女足亚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足球这种职业化是很不彻底的,足协是在体育总局之内的体制,导致了官僚思想横行,外行管理内行,因此中国足球黄赌毒逐渐蔓延,尤其以低级别联赛更甚,甲B变成“假B”,中国足球失去了群众基础,加上国家队成绩为重的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2002-2012期间,中国足球每况愈下,男足居然能够1:5输给泰国,以前泰国这样的球队,就是一顿高空轰炸很容易摆平。女足联世界杯正赛都失掉资格。这是中国足球进入最低潮的时期。

痛定思痛,中国足球人也在反思,14-15年制定执行了足球改革方案,重新重视足球基础,重视校园足球,重视足球群众基础的培养,重视联赛。中国足球上升势头喜人,男足在15年亚洲杯小组赛全胜,对最后的冠军东道主的比赛,虽然输了,但是显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作为球迷还是满意的。女足也重新进入世界杯正赛,第一场仅仅是补时争议点球输给了东道主加拿大队。用一句老球迷的名言评价对中国足球的感情“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不拼不爱你”。中国足球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涅槃重生的阶段,期待更好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1
中国足球的现状令全国人民很不满意,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必须深刻反省。青少年足球的基础如此薄弱,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如此匮乏,就是中国足球水平长期低下的重要的基础性原因。足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它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与个人项目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竞技性强的个人项目,虽然参与人数少,但通过适当选材、层次精雕细琢、科学训练,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但是集体球类项目,特别是足球项目,需要众多选手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众多球队相互交流、竞争提高,这就决定了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基础在于必须拥有相当大数量的热爱足球、参与足球、具有一定足球技能的足球人口。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青少年参与,就不可能孕育、涌现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也就不可能提高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
第2个回答  2011-11-01
现状就是青黄不接,足球环境堕落,球员成年后思想腐化,职业操守缺乏。要从娃娃,即青少年时期抓起,不仅要练好足球基本功,更要把文化教育抓好,像欧美很多球星都有很高的学历,例如元巴萨球员拉尔森,是博士学位。当然这个不是必须的,但是最起码要从态度和思想意识上重视足球,才能看到希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01
中国只有看球的,没人踢球。现在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只有几千名,比缅甸少很多倍,你说现状是什么?
第4个回答  2011-11-01
“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只停留在嘴边,实际没有人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