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专家是怎么包装出来的

如题所述

不管什么人只要一包装,就是专家。对于医疗人员,国家确实有一个评判专业水平的标准,但到了民营医院,就没有这一说了。国家的评判体系是职称体系。对于那些获得“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除非作弊,水平还是比较可靠的。医生的职称分初、中、高三级:初级职称为医士、住院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是一个基于公立医院的标准,对于民营医院,那就是乱七八糟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可以称之为“主任”。他们也有说法,或说此人乃“医疗器材管理科”的主任,或编一个名头,总之,主任!呵呵。
且看整形医院医生的包装技巧:
1、隐瞒出身; 中国的整形,历史本来就很短。中国整容,那历史更短。整形,医学上为畸形矫正,国内开展比较早的确有其人。整容属于美容手术,国内广泛开展的历史约20年左右。而外科在中国的历史本来就不长,那些吹嘘自己有30多年整容经验的,怕90%都是假的。 目前国内的整容医生,大部分是其他科室转过去的。有普外科的,有骨科的,还有儿科的,还有护士,哈哈,我所认识的几个民营医院的护士,都说自己拿了刀。你想,病人被麻醉了,怎么知道谁下的刀呢? 出身没有几个是整形外科的,本来这个专业开的学校就很少,于是用学校名称代替。那些从业时间少于10年的医生,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选择他们。2、虚构资历 到韩国旅游一下,就成了某地区韩式整形的权威。到上海或北京进修一下回去,就变成来上海或者北京的专家。3、拜码头,卖师承 中国的医疗资源高度集中,而某些学科的发展非常不均衡,所以学霸常见,派系众多。如果想在某学科立足,没有好的老师,尤其是外科,显然非常困难。所以拜码头,吹嘘自己的师承是很多国内医生的看家本领。
扯开谈点,福建莆田人看准了国人整容消费的巨大市场,很想做,但苦于整形学科的专家都缺乏知名度,且没有市场号召力,所以及时推出韩式概念,把韩国的医疗技术吹嘘一番,以弥补从国内塑造专家的困难,应该说是很高明的市场策划。因为国内的学术状况,怕还真的出不了哪位极具市场感召力的整形专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