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

如题所述

洪山区审计局 桂兴志 王欣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找准审计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有担当。本文试图探索,如何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加强文化建设 国家审计 担当【正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门,具有对文化建设实施审计监督的职责;同时审计作为一行业,一个系统,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审计系统应当履行的职责。如何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建设性作用,找准审计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为文化建设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有担当,是值得审计人员探索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审计监督职能,服务国家文化发展,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
一、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服务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审计人必须担当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要完成这个工程,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势必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如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必然加大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保证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项目建设。那么,如此庞大的财政专项资金如何用实用好,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思想上与中央高度一致,行动上切实执行中央部署,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审计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文化建设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因此,国家审计机关首先要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及深化文化改革中发挥监督职能,保障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财政资金收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财政投入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提高文化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一)一)突出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监督,确保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目标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根据文化改革发展目标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针,国家审计应该重点关注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到位,对一些成功的或失败的典型改制案例,要分析原因,及时反馈。因此,国家审计要把监督检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注重揭示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问题,促进政策完善和落实,为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要注重检查《决定》中关于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政策是否落实,国家审计通过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与服务,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取得实效;要注重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和投资项目的审计,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审计机关要高度关注文化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对这些建设项目的审计从规划立项起就介入,前移绩效评估关口,跟进评价每个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中央政策规定的投资方向,及时跟踪政策执行效果,重点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是否思想统一、行动迅速,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严防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确保文化建设项目的决策科学、程序完备,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公开、安全、透明、有效,保证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按预期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
(二)突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督,护航文化基础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依靠充足的财政资金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来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审计应全力保障为文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关注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检查国家投入的大量财政资金以及所形成的大量的有形文化资产和无形文化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决策、执行等相关政府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检查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规定,揭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建议;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重点加强对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新闻网站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审计,关注这些改制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性、文化政策的执行进度和力度,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高度关注基层文化站、社区文化建设、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盯紧文化建设资金流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向基层倾斜,促进健全完善由政府主导、同财政收入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文化建设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确保文化资金和资产的安全,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三)突出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体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结合起来,从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方面提出意见。在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项目审计中,坚持不仅要揭示问题,还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文化改革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带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参谋。对审计成果加以综合归纳、提炼,从制度、体制、政策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为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领导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顺利实施,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通过审计,研究分析文化产业建设方面的法规建设、执法力度,积极提出建议,促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推动完善网络、新闻出版、社会舆论以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的效益效果进行审计中,突出关注政府投入的资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无重复建设、弄虚作假、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造成损失和浪费。积极关注文化建设中资金使用和文化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资金和项目效益最大化,使民生工程确实惠及千家万户,民生政策恩泽普通民众。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文化发展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的指标,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资金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系统评价,促进文化建设目标责任的落实,推动文化领域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开展围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绩效审计,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和对文化科技创新。要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审计的过程就是加强管理的过程,整改提高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审计监督作用的具体体现。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纠正,审计意见和建议是否落实到位,才能体现出审计监督的目的和作用。审计的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解决问题,规范管理。为此,审计机关坚持审计与整改相结合,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责任制,完善回访制度,通过定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检查,督促整改,真正成为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加强审计自身文化建设,铸就审计文化之魂,审计人理应担当
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育人,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审计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打造具有审计工作特点、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利于创新发展的审计文化,也是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贡献。
审计之魂,文以化之;监督之责,文以铸之。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进一步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以铸就审计系统的文化之魂,拥抱文化强国的新纪元,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呼唤,是审计人履行国家治理使命根本保障。大力弘扬审计文化精神,必须把握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解决好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全体审计人员就能满怀创造历史的自觉和自信,书写出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新篇章。
(一)要认清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根。审计监督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刚组建时期的审计目标是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为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审计目标和重点的调整,审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审计内容和形式的深化,为审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于是,审计人从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角度,倡导了科学的审计理念,追求高尚的审计精神,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审计方法和思维模式,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由此可见,审计文化形成于审计发展的历史演进和中国特色审计事业变革实践中,得益于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浸润抟炼和升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一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治国理财方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也是凝聚审计文化之魂的源头活水;二是孕育形成于审计诞生征程。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国家审计从看门狗、啄木鸟、经济卫士到免疫系统再到国家治理,经过了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无不烙上审计文化建设的深深烙印;三是创新发展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阐释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是对审计文化的精辟概述。近三十年来,审计人在实践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审计人文精神,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活力,帮助审计人员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审计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构筑和谐的人文环境。
振叶寻根,探流溯源。审计事业所特有的审计文化生发之根,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和时代的丰厚馈赠,它铸就了这支审计队伍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忠诚的政治品格,也塑造了这支队伍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精神。
(二)要把握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本。从本质上讲,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的存在物。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承载精神内核的物质制度形态,是文化繁荣发展之本。本固而枝荣,魂毅方英雄。铸就审计文化之魂,必须牢牢把握其立命之本:一是思想理论之魂。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以及以其为指导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成果,国家先进文化最核心、最本质和最精华的瑰宝都在思想理论里。对此立审强审之魂,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二是制度法规体。如若思想理论是承载审计文化记忆的精神内核或灵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一切赖以构成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的方式、手段、审计人员生活方式的法律法规,都是承载审计文化记忆的载体,是审计文化以文化人的基本方式。魂体统一方成文化。对此将审计行业同其它行业区别开来的特有文化载体,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三是精神行为范。审计文化的精髓神韵,生长在审计人的肌体细胞里,流淌在一代代审计人的精神血液里,审计人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扎实苦干、客观公正等,一整套光荣传统作风、一系列精神优渥积聚、一代代模范榜样,是激扬心旌和励亢士气的精神鼓鼙,时时浸润和撞击着每个审计人的心灵,融贯着审计事业光荣历史和辉煌前程,对此三十年来形成的审计文化遗传基因,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把握住发展审计文化的这些本,就能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审计人的宗旨和本色。
(三)要突出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重。就广义而言,具有时代特色的审计文化,是指在审计领域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或发展形态的总合。审计文化大象无形,铸就其魂却有其重。大力发展审计文化,要以文化制、以文化审、以文化技,但根本和核心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文化的本质意义。要着眼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培养造就出推进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高素质审计领军人才:一要以文铸审魂。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发展前进一步,审计的理论武装就紧紧跟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之魂,塑造审计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之魂,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要求。二要以文养道德。审计人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是审计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的脊梁骨。以文载道养美德,深入持久培育当代审计人核心价值观,使审计人坚守审计职业道德、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廉洁奉公的审计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进步,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任务。三要以文育人才。人立而后文化立。坚持在文化熏陶中实现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与审计人员全面发展的统一,使我们的审计队伍有文化,审计人员人人成为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既有全面提高素质的自豪,更有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自觉,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目的。铸审魂、养道德和育人才,都要始终着眼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线,用文化熏陶培育审计人,激励科技强审,帮助审计人员提素质强能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审计任务,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出来。突出了发展审计文化的这些重,文化建设就能纲举目张,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心任务中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四)要勇立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新。文化的使命是传承,文化的生命在创新。文化创新是具有历史主动性的创造活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创新,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建设理念,引领审计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创建和弘扬先进的审计文化,建设审计事业和审计人员共有的思想宝库,增强审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既是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一是勇立审计文化思想理论之新。思想理论是审计文化最美的花朵、最高的质量和品位,思想理论创新是审计文化最本源的创新。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审计理论的大发展大繁荣大普及,推进创新性审计理论的生成和运用,更加重视审计理论研究建设,重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思想理论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抢占世界审计思想博弈的制高点,使思想走在行动之前,成为国家审计引领审计转型的导航仪、提升实力的催化剂和保持活力的动力源,让理论创新的闪电照耀审计文化发展的征程。要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工作,为审计实践发展提供指导。进一步深化审计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审计实践提供有力指导。二是勇立审计文化发展路子之新。审计文化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眼走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发展路子,坚持精神性和物质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社会文化和审计文化相统一,汲取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一切有利于凝聚广大审计人员文化之魂的优秀成果、一切有利于提升审计能力的先进理念。通过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创作的内容形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焕发审计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加强信息宣传建设,是扩大审计宣传力度,提高审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使社会充分了解审计、理解审计和支持审计,充分展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工作影响面,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勇立审计文化建设手段之新。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机关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曾作过重要指示,为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要大力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导向,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为统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来引领审计干部行动,塑造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二要深入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尤其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科学判断和决策能力,审计人员要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三要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提升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把廉政纪律作为高压线,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四要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把人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用新的理念和观念,宣传、引导和激励审计人员,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做到以道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言行举止规范文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营造专业、文明、廉洁、和谐、严格、奉献的文化氛围。
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中国特色审计文化与人类先进文化比肩共进之日,就是审计事业蒸蒸日上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之时。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2]《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杜晋奇(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