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如题所述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解释如下:【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指依情识之有无而分之三种众生。此三者即‘有想’(梵sam!jn~inah!,巴san~n~in,藏h!du-s/es-can)、‘无想’(梵a-sam!jn~inah!,巴a-san~n~in,藏h!du-s/es-med-pa)与‘非有想非无想’(梵naiva-sam!jn~ino na&sam!jn~inah!,巴neva-san~n~ina^san~n~in,藏h!du-s/es-med h!du-s/es-med-min)。又作想无想非想非无想。《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云(大正9·46c)︰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亦云(大正8·749a)︰‘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功德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相不坏假名论》卷上将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配置于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四处。《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亦分举有部宗与大乘所论,言有部宗或系于九有情居中,以七识住为有想,以无想天为无想,以非想非非想处为非有想非无想;而大乘则认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乃相当于无色界四处中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瑜伽三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由於无所有处想,起麤想故;便能弃舍无所有处想。由是因缘,先入无所有处定时,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非无想,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是故说言:非想非非想。卽於此处起胜解时,超过一切近分根本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超过一切无所有处,於非想非非想处具足安住。
  二解 法蕴足论七卷一页云:复有苾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处。超一切种无所有处者:谓彼尔时,於无所有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非想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谓於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为静妙离。馀广说如空无边处。
  三解 大毗婆沙论八十四卷五页云:云何非想非非想处?如契经说: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处。问: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处?答:此地中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无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由此地想,闇钝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谓得获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善四蕴。於得获成就,说具足住声。是故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问:欲界,非想非非想处,何缘无有无漏道耶?答:非由器故。谓彼二地,非无漏道所依由器,故无漏道,二地中无。复次断有根故。谓彼二地,是有根本。诸无漏道,断有根本。故无漏道,二地中无。复次断二边故。谓彼二地,是下上边。诸无漏道,能断二边,住於中道。故彼地无。复次欲界无定;亦非修地,非离染地。有顶闇钝不决似疑。诸无漏道,必依定界,修离染地,明利决定;故二地无。复次欲界地中,掉举增上。有顶地中,寂止增上。非无漏道所依止处。
  四解 品类足论七卷四页云:非想非非想处云何?此有二种。一定、二生。此中所系受想行识,是名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
    非想非非想处定(业之区分)

         ┌      ┌非想非非想处
         │      │无所有处
         │(四无色定)┤识处
         │      └空处
         │      ┌舍
         │      │喜
         │(四无量心)┤悲
         │      └慈
         │      ┌四禅
    ┌不动业┐│      │三禅
    │   ││(四禅)──┤二禅
  爱见┤福业 ├┤      └一禅
    │   ││(味禅)
    └罪业 ┘│(邪定)
         │      ┌上品
         │(十善)──┤中品
         │      └下品
         │(五戒)
         │(行施)
         │(戒取)
         │      ┌下品
         │(十恶)──┤中品
         │      └上品
         └(五逆)

    (十二门禅之进序)

 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识处定←空处定←─四禅←三禅←二禅←初禅
                  舍心┐┌←─┘  │  │   │
                  喜心││←────┘  │   │
                    ├┤        │   │
                  悲心││←───────┘   │
                  慈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12
世尊告诉须菩提:“凡是趣入大乘发菩提心的人,应该这样发心修持降伏自心:所有一切有情类所摄,包括从卵而生,从母胎而生,以及湿生、化生的众生;或者有色、无色界所摄的众生;乃至有想天,无想天,非非想天的众生;三界轮回的一切有情我皆度化,使他们离开轮回的痛苦,获得最殊胜究竟圆满的涅槃。虽然这样度化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但在实相中无有任何众生灭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4
佛法将世间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其中色界四禅天中有一处天,名无想天,是外道修无想定者命终所生之处!受五百大劫心心所灭,而身亦如枯木死灰,他们误以为乃真涅槃境界,岂知过了五百大劫之后,又复动念,再入轮回。在无色界中有一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修行非想非非想定者所生之处! 非想者,非识处之有想也,非非想者,非无所有处之无想也。谓人修禅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如痴者,譬无心想也;如痈如疮者,有痛即觉,譬有心想也。)。又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有想者,除前无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外其余诸天六道皆名有想! 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 
第3个回答  2013-11-14
放下执着分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