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学习、学习态度和竞赛

我是浙江的一名高一新生,刚刚入学一个星期。在学习中,我感到非常的不适应。我们学校应该是以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出名的一个学校,当时也为这个而去。而且进的是地区班,就是各个地区的好学生。但一个月后,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我觉得老师素质也并没有高到哪儿去,同学素质也是如此。对有些老师的教法我也感到了不习惯甚至不满,而且老师们关注的也总是那些“保送生”,个别保送生也总是刻意流露出与强调这一点。第一次数学考试,虽然题目不难,但我只考了47分,居然出现了不及格。我也挺犹豫,挺彷徨的。通过自己的了解和老师的介绍,我也参加了竞赛班,虽然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做的并不很好,竞赛班里也都是那些保送生。两节课听下来,我觉得那些保送生虽然并不非常好,但已经比我先学了很多了。我在初中是拿了一个科学一等奖,所以在高中我还想再去拿。但这些事也使我非常彷徨。我们的物理老师又说希望我们高一就去参加,又希望我们去学习大学数学,可同时他的竞赛辅导又不见得怎么好,而且总是透出一股蔑视文科的神情。我也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高中竞赛上,我也挺犹豫.我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初中时统称科学)学得都很好,知识结构也好。都说高中竞赛一般人都只能选一样否则精力不够。其实我数学也喜欢,但总学不好,初中的复赛差了一点,没进去。听说物理或是其他对数学要求也是很高的,是这样吗?我很喜欢生物与化学,物理也很好,而且我的初中科学老师就是教物理的,(他简直给老师的素质树了一个典范),我同时也希望能用一个物理一等奖来报答他。如果我高一拿化学一等奖,高二拿物理一等奖,这可能吗?
我们班是地区班,竞争也会很激烈,我到底应该如何面对高中生活?很期待你们的建议
我也不是那种所谓的“死读书”这种,我还是很希望有丰富的高中生活的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要明白你的终极目标是高考。所以关于那些竞赛,我认为不要太在意,就算你竞赛成绩在好,高考没考好,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况且竞赛的题目有的时候追求难和怪,而高考题目注重基础和变通。

我认为你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把各门功课的基础达扎实。别人的态度,想法,通通与你无关。要赢别人,其实不是去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竞争。一步步稳扎稳大,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会有成就感的。

关于老师,我想再蹩脚的老师也有他的可取之处。山窝里都能飞出金凤凰呢,那些地方的师资力量会比你们强吗?最终还是靠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调整自己,最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才是好事情。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6
放弃竞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竞赛最后还是叶比花多,除非你是真的天才,一个这样的奖很多人都拿过,就算后来在高中你可以继续拿奖,也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而这条路实在太难了。
以前我也为这个问题烦恼,放弃的时候很舍不得,但是久了看见越来越多的人死在上面,也觉得心里平衡了,其实在别的方面你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07-10-06
语文。语文是"水磨功夫", 不是短期突击就可以奏效的。虽然各种媒 体都在批评高考语文考得刁 钻古怪,但是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这样的考 试虽然奇怪了一点,但是的 确是很能考量学生的母语功底的。尤其是 近几年来传闻语文考试出题更是灵活,可以看出语文是最难突击与取 巧的一门功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更加能体现一个同学平时积累 的素养与水平。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要想学好语言,再高考中取得 较好的成绩,就要再平时多接触祖国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多琢磨 母语的用法,尽量提升语感,这不是一日之功。平时做一些有针对性 的练习,做完后能够多思考总结,在不知不觉间提高母语的水平,看 来是最重要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英语也是一门语言,但是由于并不是母语,周围也缺少适宜的环境, 所以学习的方略自当与语文有所不同。英语不仅仅是一门用来应付 高考的功课,它的效用将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进入大学以后便没有机会再系统地接受语法等方面全面系统的教育。 而语音、语感的养成几乎是在中学便已经定型。高中阶段(包括初 中)的词汇量是很少的,相应的阅读范围就相当有限了,应该说, 这样的一个小范围内比较容易形成比较固定的学习与答题的套路。 虽然总体来说英语学习不应该采取题海战役的办法,但是应付考试 不失为一种较为有实效的办法。重要的地方在于同一考查点的问题 不应该多次做错,当然能够举一反三才是最好的。当然只掌握那些 已经为大家十分熟悉的套路问题应付现在的考试已经不够了,似乎 现在倾向于考更加灵活、更加考虑语境的题型,这对语感的培养提 升要求就更高了。应该说对于语言的细微巧妙处的把握,显得更加 重要。这就不是题海能够做到的了。

数学似乎是对记忆要求最少的一门功课,但是灵活运用实在不容易。 岳飞的兵法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能够再心中把这内容看 来挺多的学科整个串联起来,那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除了极少 数特别聪颖的人,要学好这门功课总要做相当数量的习题,这样就 有了怎样处理学习钻研书本知识并将其串联起来与做习题二者之间 关系的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无论如何,对于基本的知识及知识 间的关联,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必须学会再做习题的时候有 意识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并且找出知识间的联系,特别重要。 如果能够形成清晰的概念,辅以一定量习题的训练,就能够达到相 当的水平。反之,如果闷头做题,不懂得总结归纳,做题的效率就 会大打折扣。

物理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既用到推理与计算这样逻辑与数学能力, 又要观察、实验等从外部世界探寻知识的手段。所以这门功课对与 人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不是一 门好学的课。这门课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分成力、热、电 磁、光与原子等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且相对各部分都各有一套 与之对应的学习方法。如果善于分割开来,分而治之,则有助于理 清概念,效率较高。物理的知识有很系统化的知识,比如静力学与 动力学部分都是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也有比较零散的,比如原子 物理部分就有一些零散的知识。对应系统的知识,以理解为主,务 必要深刻体会其内容;而对应零散的知识,也许记忆的功夫更加重 要。物理书中主要是给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要应付难度较大、 较为灵活的高考试题,一定要做相当多的各类习题,做习题的过程 中深化所学知识,并且形成对一类题型的做题套路,这是很重要的。

化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比较零散的学科,基础理论也有一些,但 是似乎更多的是一些系统性不强的分散的知识点,这就给学习带来 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化学的基础理论虽然不很复杂,但是要想运用 得游刃有余是很不容易的。这样就要求我们仔细研究课本中的基础 理论,并且辅以高质量习题,精心钻研,切实搞通;对于书中提到 的各知识点,应力求全面掌握,不应有所遗漏。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物理与化学课的实验问题。实验题在高考中 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幸亏物理与化学中的典型实验,或者说内容 丰富、容易考到的实验并不是很多,最好是切实掌握,并且弄通其 中的各种涉及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各个细微的知识点。

现在才刚开学2个月,不用担心,我上高一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但是你会慢慢地适应高中生活地。。

我地老师有句话我挺喜欢地,现在送给你
学习就要不断地回头!!!!!

希望你会越来越好~~~~~~

祝福你
第3个回答  2007-10-23
对于你的问题,我想大部分进高中的同学都会遇到
本人就是一名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有你这种心态的学生/
首先,我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偏爱初中老师就认为高中老师很差。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你认为学不好这门课,或者认为老师上课不能吸引你,那也许是因为你还没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刚进高中人都会认为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最适合自己的,认为自己遇见的最好的老师是初中的某某,不可否认,在初中确实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但是请你注意,在初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升学压力的,那些老师可以自由发挥,讲课时自然要显得自然,流畅且充实。但是到了高中,每个人有已经有了起码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自然显得要逊一点。但并不能说他们的基本功就差,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要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提上去,首先你要改变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就是和老师多沟通。
至于你说的竞赛的问题,我觉得在学习有余力的时候是可以多参加一些,毕竟对于自己的学习时有帮助的。当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高考,但是毕竟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活就要活得精彩 。努力奋斗,收获属于你的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