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曾恶战孙策和孙权,为啥在赤壁之战却不堪一击?

如题所述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占领荆州后,派人向周瑜送去劝降信。周瑜毁书斩使,以表决心。曹操大怒,调集蔡瑁、张允等荆州降将与自己一起出兵三江口,与周瑜展开首次较量。在战斗中,甘宁射死敌将蔡壎,冲入曹军船队。曹军大败。战后,曹操任命蔡瑁为水军都督,开始对数十万大军进行战事训练以适应水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计其数”, 意为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的“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小说中描述的这次曹操与周瑜之间的首次较量,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周瑜传》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而在《三国志•甘宁传》中,也并未提到甘宁在此战中的具体战例。故此,这个情节仅仅是小说作者的虚构而已。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操任命蔡瑁为水军都督,也并非是事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蔡瑁投降曹操后,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等职,也从未担任过所谓的水军都督。

说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有很多爱好者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表在世期间,经常与东吴集团爆发战事,水军必不可少。但到了赤壁之战期间,为何荆州水军却无影无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刘表时期荆州水军的情况如何来进行分析。

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刘表在世期间,先后与孙策及孙权爆发过多场战事,战事的地点都集中在荆州的江夏郡。故此,驻扎在江夏郡的黄祖水军也就成了荆州水军的主力。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早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就与黄祖在江夏郡爆发激战,孙策“斩虎、韩晞已下二万余级,其赴水溺者一万余口,船六千余艘”,刘表水军遭受重创。另据《三国志•凌统传》载,到了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初,黄祖水军还与孙权有过一次殊死搏斗。该传称:“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从这个记载来看,经此一役后,黄祖水军基本上被全歼。

不过,经此一役后,荆州水军进行了重建。但这支重建的荆州水军并没有随着刘琮一起投降曹操,而是被刘备纳入麾下。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琦曾经向诸葛亮请教脱身之计。诸葛亮提出“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的建议,刘琦心领神会,便请求刘表让自己出任江夏太守,这也就意味着刘琦需要担负抵御东吴进攻的重任。因此,新组建的荆州水军自然是刘琦到任后的首要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荆州水军原先实力非凡,但是刘表的荆州水军和孙策和孙权的军队在江夏大战,几乎全军覆没,东吴的水军也损失惨重。随后荆州水军投降曹操,曹操无法训练出相当的水军,所以赤壁之战中无法和东吴水军抗衡。
第2个回答  2020-11-07
因为当时的荆州水军落到了刘备的手里,剩下的水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战斗能力上,都很难对抗东吴,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赤壁之战里不堪一击
第3个回答  2020-11-07
因为赤壁之战那个时候的刘表,已经病死,继位的刘琮性格软弱,听信了曹操的诡计,投降了曹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