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Padman)?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01
剧情其实很简单,拉克希米致力于制作护垫,也就是卫生巾。但是在印度这个社会遇到了重重阻力。影片传达了那种愚昧。

你很难想象,当拉克希米花了55卢比买了护垫,为了妻子的健康,但妻子却以此为辱。觉得这是肮脏的,羞耻的,难以启齿的事情。就算拉克希米自己尝试坐了不那么贵的护垫,她也不愿意使用。她依然会在经期躲在屋子外头,使用那块,又脏又破的,见不到太阳的布头。拉克希米极力推荐,妻子觉得这是侮辱,她甚至说“我宁愿病死,也好过因为羞辱而自杀”。

阻力可想而知。拉克希米没有多少钱,没多少文化,所有人都反对他,支撑他的就是对妻子的关心罢了。可是连妻子都不理解他,要和他离婚,全世界都背叛他了。这一段看着有些心塞。偏执的人啊!他就像是个愣头青。

好在事情出现了转机,拉克希米在教授家的电脑上发现了纤维素这种关键的可以吸水锁水的材料。拉克希米开始自己生产机器,遇到了帕里—他的第一个顾客。

后来的事情慢慢好了起来,拉克希米带着机器参加了创新大赛,拿了总统奖,用奖金还了欠债。帕里成功在女人们中打开突破口,护垫逐渐被女人们接受,然后慢慢的,拉克希米在帕里的帮助下发展了护垫下线,不同的村子都有了护垫生产机,越来越多女人收益于这项发明。拉克希米受邀去美国演讲,印度总统授予他奖(忘了名字了,糟糕)。总之,事情变的非常好,付出的终于有了回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村子里的人也开始接受他,接受护垫。happy end。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过程。阻力确实确实非常大。如果没拿总统奖呢?如果女人们一直不愿意用护垫呢?即使它非常好用。又或者说,如果拉克希米没有钱连开始的九万块护垫机器都造不出呢? 任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掉了链子整个事件的结果都可能出现不同。实在是不忍心。

好在好在有帕里。帕里对拉克希米来说简直生命里的一束光。

在拉克希米成功做出护垫向妻子报喜却被告知已经和她没任何关系非常非常难过时,是帕里做了他第一个用户。帕里告诉他,护垫非常好,就和买的那种差不多,甚至还提出建议,如果有一面可以粘就会好很多。

在拉克希米债主上门差点没路走时,她告诉他可以参加创新大赛,赢了可以有20万卢比的奖金。在大赛现场,在拉克希米用蹩脚的英语向大家解释护垫生产流程时,帕里在不远处看着她陪着他。

护垫生产出来了,但大家依旧不接受。帕里拿着护垫,向村子里的女人们推销。是啊,这种事情,总是女人和女人之间比较合适。捂头。拉克希米恍然大悟。

接下来,帕里陪着拉克希米到处奔波在印度的各个村子里。一个又一个地方,慢慢,都有了护垫机,拉克希米的美好愿景逐渐实现,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在美国演讲上台前,拉克希米紧张。帕里吻了他,“我会一直陪着你”这是原话。虽然是拉式英语,但是不得不说拉克希米的演讲真的非常棒。

我很喜欢很喜欢那句话,“生活,就是到处都是问题。这才是生活”。非常强烈的真实感。谁能想到,连卫生巾这样稀松平常的事竟是有人穷尽一生所追求致力的呢?但是,做好了这件事,也不愧为一个英雄,拉克希米就是护垫侠。

真的觉得拉克希米应该和帕里在一起,虽然这样他的初衷是妻子,但是帕里才是可以理解他 能够和他一起走的人啊!在一起多好。

只是合伙人真的就是合伙人。演讲结束后妻子来了电话,拉克希米就回家了。

帕里哭了。她觉得,在她面前,拉克希米没那么自信。对拉克希米而言,帕里是贵人,是很重要的那个人,但不是妻子。在妻子面前,拉克希米才会傻傻的笑。

出于私心,真的很想要帕里和拉克希米在一起,有点点偏执。虽然如果这样可能会被主流抛弃,拉克希米会被骂负心汉“抛弃糟糠之妻”。

但真不知道拉克希米到底怎么想,不然离别的时候为什么说“you are the 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fifth sixth seventh eighth ninth eleventh……”?

这种时候,印度真的一夫多妻也还挺好。
第2个回答  2020-12-01
片子里除了常见的印度式幽默外,还有着更冷静的视角。与其说是创业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跟随男主角的视角,我看到了印度现代女性生存的斑斓世界。
男主角拉克什米家境贫寒,年纪很大才结婚,是个宠妻狂魔,影片开头两口子的互动特别甜蜜。妻子葛雅特莉切洋葱泪流满面,他立马给她做了个丑萌的机械切葱猴,妻子坐自行车前杠很别扭,就给她做了个扶手椅焊在后座上。
很快,新婚生活的美好被意外打破,拉克什米发现妻子用的月事布不仅很脏,还要藏在纱丽下面晾晒。印度传统规定,经期女性不许进房间睡觉,只能躺在走廊的小榻上入眠。用布解决经期问题,加上“经期女人不洁”的传统思想,导致女人们在这个日子里,只能在院子呆着,什么都做不了。
尽管药店的护垫价格高得离谱,拉克什米也乐意借钱给妻子买。这里的人们忌讳公开谈论经期有关事宜,连卖卫生护垫都要用报纸严严实实包上,从柜台下边悄悄递出,男主角忍不住吐槽:“我又不是买那啥。”。可是妻子宁愿用肮脏的布条,冒着患妇科病的风险,也不愿意用这么贵的东西。从这里开始,拉克什米走上了自己做卫生护垫的旅程。
一遍遍制作、试用、出丑、被误解、被嘲讽,甚至被当变态赶出了村子,拉克什米越走越远,但是离心里的目标越来越近。如果说最初他做护垫是出于对妻子的爱,那么当他看到其他女性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时,他的爱开始升华,从关爱姐妹和邻居直到把眼光放到了全国。
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很丰富,单纯善良又保守的妻子葛雅特莉,保守到古板的妹妹们和母亲还有邻居,思想相对开放的女医学生,勇敢、热情、独立的大学生“歌手”帕里,天天被醉鬼丈夫殴打的女人。印度有种姓制度,女医学生和帕里应该都是高种姓的女性,她们是影片中少数使用卫生护垫的人。印度女性大多数的低种姓人口,她们没有什么机会受高等教育,成年以后甚至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无知、贫困和病弱,使这些女性生存现状更加悲惨。
影片的最后,拉克什米在联合国妇女署的演说很让人感动。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只会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却将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晰。印度的5亿经期女性仅12%在使用护垫,有的人甚至连布条都不用,而是用树叶或土灰来解决。肮脏的经期环境使她们屡屡为妇科病所困扰,身体孱弱不堪。
他说,我让女性每年多两个月的生命。因为每个月来月经的5天,她们只能待在角落不动,一年的12个月里就有60天什么也做不了。现在有了这个价格便宜又卫生安全的护垫,她们可以像男人一样想做什么都行。拉克什米的护垫制作机器可以给全国女性提供100万个就业机会,可以让女性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可以预见的是,使用卫生护垫的这一卫生习惯也将造成更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开始讲卫生、爱护身体,还有打破视经期女性为不洁甚至不祥的传统思想。
很喜欢拉克什米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你的女人强壮了,母亲强壮了,姐妹强壮了,国家才会强壮。”从小爱到大爱,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片子。
第3个回答  2020-12-01
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感觉很温馨,而且电影情节紧凑,尽管是老套路,但故事不错,宝贵的是现实主义题材,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带有纪实性质的故事,总会尽可能还原事实,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也就更接近于生活的本来面貌。而人类的生活,本质上都归为情感。情感又是人类的共性。

天底下的故事很多,好故事也不少。你如果遇到一个,就尽量多些思考和借鉴,也许,明天你的生活,也会有精彩的故事发生的。

也祝愿天底下的人们,尤其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过得越来越好,少些疾病和苦难。
第4个回答  2020-12-01
《印度合伙人》之所以励志和感人,得益于两个原因。第一,利用了角色错位,让男人为女权呼喊,这比女性自说自话要好得多。第二,诠释了“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帮助一群人成功才叫成功”的理念。不过,该片逻辑不统一,节奏不合理,导致剧情又多余又拖沓[15]。(《新民晚报》评)
该片毫不留情地描写了拉克希米为妻子做护垫的事情曝光后村民对他的打击,压抑的气氛和紧张的情绪让观众开始怀疑影片的喜剧定位。虽然影片前半段已经填塞了各种笑点,但最终却和剧情带来的冲击作用相互抵消。另外,影片的矛盾已经足够凸显,部分情节略显过度的煽情和渲染反而使原本饱满的情绪失真。不过,好的表演能让观众更加共情,阿克谢·库玛尔温情但有力的演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用现实眼光看来甚是荒诞的故事环境中,
第5个回答  2020-12-01
看了很多印度电影,风格都很相似,但是看到拉克希米为了爱妻能用上卫生的护垫,不顾全村人,乃至自己的爱妻、妈妈、姐妹的反对、阻止,经历各种失败,仍然坚定去研制护垫并最终研制成功的事而被打动。
国内电影一般在研制成功就接近尾声,但印度电影想反应的还不单是这种打破世俗,敢于创新,不畏困难,坚持最后成功的鸡汤,他将“成功”又重新定义,在希米明明已研制成功,在大城市获得最高创新奖,本可以荣归故里时,电影却画风一转,在得知自己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获得几百万巨款,拉克希米不是喜悦,而是担心!他的初心仅仅是想让爱妻和广大女性用上卫生而又实惠的护垫,而不是赚钱。如果申请专利后卖了巨款,他担心护垫的价格也会是一般老百姓舍不得消费产品,这并不是他吃尽苦头发明机器生产护垫的意义,于是他留下书信跟他贵人帕里不辞而别,带着他的机器回到村里,想造福一方百姓。
然而当村里人知道拉克希米制作的是护垫时仍然难以突破腐朽的思想枷锁,觉得羞愧难当,由欢迎又转向打压,拉克希米的梦再一次被打碎,这时他又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女孩帕里倾诉。帕里再次来到希米的身边,帮她将护垫卖给了村里的女性,护垫的市场慢慢被打开,不单改变了女性例假期间只能在家隔离,使用脏布的现状,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护垫生意越做越大,乃至联合国都请他去纽约分享。
当拉克希米站到世界的舞台,他和他的红颜知己帕里的感情也微妙的升华,正当他们想热情拥吻时,他的妻子打来电话,气氛瞬间尴尬。但帕里是个大气理性地女人,洒脱地打消希米的困惑后,他们在机场不舍离别,随着希米深情地对帕里说她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消失在彼此的视野,不免让人唏嘘,但又心生敬意。
全剧没有过于浓墨重彩的感情戏,但是依然可以赚足我的眼泪。不是单色调的草根逆袭故事,更将人性中对美好生活的一份纯粹地追求上升到高处,同时在感情处理这块也不是小情小爱,虽有不舍,但也是干脆利索体现大爱担当,总体还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