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候有什么趣事?

如题所述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钱学森、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和女儿钱永真)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海轮。为了这一天,钱学森足足等待了五年时间。钱学森的贡献早已家喻户晓,官方给的评价是,“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

钱学森的贡献实在太大了,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更是给予极高的评价,“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永刚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教育’。要说‘言传’,我们家几乎没有,主要靠‘身教’。”在钱学森看来,孩子的基础教育就是要多读书。

钱永刚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一次他考试没有考满分。由于父亲是钱学森,老师就把钱永刚喊去办公室里训话,“你这种条件就应该是全5分,你为什么4个4分?说明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被老师训了一顿后,钱永刚一脸不高兴。

回家后,钱学森看到钱永刚撅着嘴巴,就问他啥事不高兴。钱永刚将考试没全部考为满分被老师训斥的全过程,都告诉了钱永刚。钱学森听了以后,啥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走了。钱永刚经过努力,下学期都考了满分(5分),当他把这一好消息告诉父亲后,未曾想钱学森来了一句,“我看4分也是挺好的。”

在钱永刚看来,父亲对他们的教育并不严格,并不要求考试都考100分。不过钱学森也有一个遗憾,他晚年对钱永刚说:“当时压力大,精力都花在工作上,没有时间关照你。如果当时每周只给你出一道数理化的题目让你做,相信你在高考时,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由你挑。”

钱学森这番话确实是发自肺腑,当年他确实太忙了。如今人们想到钱学森的贡献,除了国防极端武器外,他在教育方面曾提出了“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家领导在探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特别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遗憾的是,“钱学森之问”至今没有一个准确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