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土尔扈特东归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题所述

历史上对于土尔扈特部落东归都是大加赞誉,一个民族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隔,回归故土,落叶归根,怎么说都是一段佳话。从结果来看,确实是这样的。但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并不不是其东归的原因。

对于土尔扈特部落来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无论是之前的离开故土,还是后来的迁徙回归,生存才是一切的缘由。

具体来讲,土尔扈特部落东归回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沙俄的横征暴敛,使其在伏尔加河流域难以生存;另一个是因为清朝取得了对准噶尔汗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准噶尔汗国灭亡,其占据的土地草原也就空了出来,土尔扈特部落想成为那里的新主人。

话说这个土尔扈特部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那时的土尔扈特部落还只是卫拉特人(瓦剌人)的一支。当时的卫拉特人和黄金家族世代联姻,作为卫拉特四大部落之一的土尔扈特部也是地位崇高。

元朝灭亡后,卫拉特人在北元的内部纷争中逐渐得势,一度压制西边的鞑靼人,成为了北方草原霸主。土木堡之变,卫拉特人击败了明朝,俘虏了明英宗,其势力也到达顶峰。

此后的卫拉特帝国盛极而衰,一度分崩离析,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以及杜尔伯特四部互相对立,想要夺取统治权。

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部被准噶尔部击败,退出了争霸舞台。失去了草场的土尔扈特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向西迁移,进入伏尔加河流域。最终他们在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定居了下来。

这里水草丰茂,同时远离蒙古各部的纷争,本该是个安居的好地方。可惜,虽然这里没有准噶尔,却有着更为凶残的沙俄人。

随着沙俄的逐渐扩张,土尔扈特部的生存空间再度受到了挑战。今非昔比,此时的沙俄帝国早已及不是当年在蒙古人脚下匍匐屈膝的莫斯科公国了,面对强大的哥萨克骑兵,土尔扈特人最终选择了臣服。

但沙俄对这个曾经给自己带来噩梦的民族并不放心,他们不断干涉土尔扈特人的内政,并巧取豪夺,横征暴敛;此外他们还让哥萨克人不断压缩着土尔扈特人生存空间。当然了,并不能说土尔扈特人就完全是受害者,因为土尔扈特人出于游牧民族的天性,期间也没少去掠夺沙俄的殖民据点。

但不管怎样,形势比人强,土尔扈特人还是败下阵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忍受沙俄的压迫。

但谁曾想到,沙俄人却愈发的变本加利。

十八世纪,沙俄帝国和土耳其帝国为了争夺出海口和挺土的战争不断,土尔扈特部落的大批青年被沙俄强行征召,送上了战场。数次战争下来,土尔扈特人损失惨重,离开的种子开始萌芽。

恰好,当时因为沙俄支持准噶尔汗国的缘故,清朝和沙俄的关系并不好,为了寻找盟友,土尔扈特人和清朝就已经连上了线。此时的土尔扈特人知道,自己的宿敌准噶尔汗国正在和清帝国对抗。如果准噶尔人失败了,那么自己就有了回归的可能性,所以东归回国的想法开始出现。

当然,此行路途遥远,而且有沙俄的监视阻挠,一切还得从长计议,土尔扈特大汗渥巴锡并未下定决心。

不过,一个叫舍棱先的人出现,却让事情出现了转机。此人从准噶尔部归来,带回了准噶尔汗国被灭掉的消息。

舍棱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劝说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乘清军占领伊犁未久,率部东进抢占伊犁。

游牧民族本就有着征服迁徙的天性,加上在沙俄统治下过得并不好。特别是此前和土尔扈特人同为沙俄附庸的哥萨克盖特曼国被沙俄彻底吞并,哥萨克人的首都扎波罗热被拆除,首领也被流放西伯利亚。使得渥巴锡汗感受到了极大的生存危机。

于是渥巴锡汗决定,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人正式启程回国。为了表决心,临走时将所有宫殿、村落付之一炬。不过遗憾的是,当时由于河水未结冰,生活在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万余部众并没能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最终永远的生活在了那里。他们便是如今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人。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是非常艰苦的。不仅有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在长途跋涉中忍受饥饿、严寒以及疾病的侵扰。

“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

当然,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游牧民族的天性,这一路过来,土尔扈特人没少劫掠。所以,有些战斗不全是沙俄军队的堵截。比如在哈萨克境内,与哈萨克军队的对战,那完全就是因为哈萨克人不堪土尔扈特人的劫掠而奋起反击。

半年后,土尔扈特人终于来到了新疆,但伤亡惨重,至少一半人死在了路上。据载,当初出发的17万人中,“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而对于土尔扈特人的到来,清朝最初还是颇为警惕的。其实之前乾隆已经掌握到了土尔扈特人的动向,只是不清楚他们此行的目的。毕竟准噶尔刚刚灭掉,谁也不想再钻出来第二个准噶尔,所以乾隆在新疆布置了大量的防卫,用以防备和监视土尔扈特人。

这边由于路途上损失惨重,鉴于自身的实力问题,急需休养生息,渥巴锡放弃了武力夺取伊犁的想法,转而向清朝臣服,并接受其安置。

只不过,土尔扈特人还是晚了一步,当时好的草场已经被清朝统治下的蒙古各部瓜分完毕。好在乾隆大笔一挥,给了土尔扈特人一个家。不过出于保险起见,他们还是被分散安置。

其实乾隆的做法是比较合理的,虽然表面上少了些许人情味,但从安全角度上来讲,如此分化安置,乃是防备另一个准噶尔的崛起。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不是土尔扈特人路上损失过于惨重,清朝面对未必不会是又一个准噶尔。

而且,一码归一码,面对土尔扈特人的臣服,乾隆还是充分表现一个家长的态度。当时沙俄向清廷交涉,希望入境追回土尔扈特人。

乾隆皇帝回复: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此外,得知土尔扈特人损失惨重,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牧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