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忍”在哪些文献资料上有记载啊?忍文化在中国古代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中国忍文化,少不了讲两个故事:“韩信胯下之辱”、“张良圯上拾履”,后一个故事,引发苏轼感叹:“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候论》)2000年7月,我到禅宗圣地天柱山三祖寺旅游,抄得一段文字,“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忍的意义、价值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忍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儒、道、释均有大量论述,许多哲言、警句和故事、经典,元代许名奎、吴亮还编了一本《劝忍百箴·忍经》。忍的意义、价值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养。“要做人,先学忍”,惩忿窒欲、自我克制,能忍人所不能忍,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精神境界。《书》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容忍仁也,强忍义也。”(《广雅·释言》)二是策略与生存之道。为了达到目的积蓄力量的一种手段,舍小取大,“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韩信忍胯下之辱而终以封王拜将,勾践卧薪尝胆而以三千越甲吞吴”。生存之道,“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延伸到治国之道,有了忍才有和谐稳定,此乃“王道”也。
中国忍文化,对国民影响力极大,个人成败与国家兴亡,无不讲一个“忍”字,“忍之一字,自宰相至于士庶,人皆当以为药石”,(许名奎)药石,禅门晚餐也。五四以后,人们更多从批判角度数落忍文化的不是,认为忍文化,是国民劣根性形成,使中国沦落为外强中干的弱国的根本原因,国弱民更弱,全是忍文化闯的祸!
忍文化不是中国独有的,谁说国人只有忍,没有血性?
日本、西方均有忍文化。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都是受儒家学说(孔子,孟子,王阳明)、佛教(禅宗)思想影响极深的,所以日本忍文化相当盛行,有些方面不亚于中国,可以修行到极至,达到“无我”境界,类似“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也不少。西方忍文化,提到最多的是《圣经》打脸之说,“耶和华告诫众信徒,‘当别人打你左脸时,你要将右脸伸给他’”。骑士精神,十分讲究修养,看重一个忍字,如英国骑士授衔有一个程序,领主用剑背在被授衔者颈部或背上敲击三下,有时还扇一个耳光,作为被授衔者忍辱负重的象征。(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生当做人杰,死即为鬼雄”,谁说中国只有忍,没有血性,没有尚武精神,没有抗争?历史上有刺客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有“大丈夫本该死于疆场,就算马革裹尸,也是光荣的事!”(马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文天祥)的豪言。从商周开始,就出现了为民请愿、拚死谏言的壮举,如商纣王时期的比干,“历经秦汉以来,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苏轼),以死进谏,又叫“尸谏”,明代有青文胜,清朝有王鼎、吴可读等,“杀身成仁,以身殉道,流芳千古,永载史册”。
中国人曾是尚武的民族,何时变异的?忍的边界问题中国人曾是有血性、崇尚武力的民族,如此民族,应是一个刚强不屈的民族,何时“退化,沦为他人手中的‘玩物’的”?(林语堂)何时变得堕落、甘当奴才的?(鲁迅)有学者对这种“相当复杂的变异过程”难以理解。
“忍字头上一把刀,说明忍是意志坚定的表现,而不是丧失意志的懦弱表现。本来是具有崇高精神的修养状态,变成浑浑噩噩,逆来顺受,无可无不可;本是富有牺牲的精神状态,会变成充满心机的谋略。”(落瑛)批评者对忍的正面价值也是充分肯定的,修身养性,本是文明、理性的象征;策略也是成功的一种手段,问题只是出在忍的边界问题上,即度的把握上。
日本,西方,不论是骑士精神还是武士道精神都重视修身养性,所不同的在于对忍的度的把握远远低于中国人,“美国二战时对日本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给日本人施加侮辱,只要达到中国人的十分之一,就会立即导向战争”。(邓蜀生:《美国与移民》)有学者提出日本人具有双重人格特质,日本有一个民谣:“花是樱花,人是武士”,为名誉而战,为名誉而死,“当它最终死亡时,是死在美与力之中。”(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中国人喜欢引用《圣经》打脸之说,但在《圣经》上,还有这么一段文字,“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圣经·旧约·申命记》十九篇)“忍字头上一把刀”,超出忍的限度,刀即出鞘,有限度的忍是一种修养,无限度的忍是一种怯懦,这是日本人,西方人的解读。
变异过程,过犹不及,“圣武主义”,“霸道”与“王道”以中国的忍的边界为标准,骑士精神与武士道精神的忍是绝对“过”。过犹不及,过、不及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实际上,中国人对“不及”不感兴趣,对“过”却耿耿于怀,所以往往选择“过”的另一极,即“无度”,一味的忍让,修身养性“过了头”。不关注“不及”,包含在“不及”中的抗争、自卫等正当、合理的东西也就不在话题之内了。(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只限于子民,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靠武力(刀与火)“取而代之”的,鲁迅称之为“圣武主义”,打天下的不忍与暴力是“替天行道”;一旦坐上皇帝宝座,十分忌讳老百姓的“效仿”,要求子民忍,并强权迫使子民不得不忍。
儒家认为,事有可忍不可忍之分,孔子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感叹,“忍与不忍,断之于义矣。”(许名奎、吴亮:《劝忍百箴·忍经》)忍以“礼”、“义”为度,成了统治者要求子民忍,实行“霸道”与“王道”可以不忍的理论依据,忍文化也就成了对付子民的精神枷锁。“力者,德之役也”(荀子),不为德所役之“力”,孔子是不会提及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统治者基础在力,只是以德的名义出现,崇礼与严刑、礼法合一,力保江山不倒!
忍文化作为国粹,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弱民,形成了恶性循环中国人毫无节制的忍让退缩,“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忍无可忍之时再忍一次,当能绝路逢生,转祸为福”(《增广贤文》),“以一种退缩、回避、逃入,遁隐等方式对付生存的挑战”。“在一个忍言充耳、忍水灌顶的环境之下”,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奴性驱入潜意识”,冷漠,麻木,懦弱,缺乏自信,精神萎靡,听凭命运的摆布,“社会失去了前进的生命原动力”。
毫无节制、无条件性的忍,要求子民忍受人世间一切苦难与不公,形成一种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独善其身的国民劣根性特征。没有血性,决不犯上作乱,死也不抗争,“反抗也是死,何必反抗”?谁也不会因忍无可忍“去闯祸”,忍字头上一把刀,刀是根本用不着出鞘的,在“以强凌弱”的、“残忍”的恶势力与官府面前,成了任人宰割的可怜虫。忍能感化“残忍”“立地成佛”当然好!不能,一点辙都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缺失,助长了恶势力的毫无顾忌与官府的肆无忌惮,如此,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懦弱的性格,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卑微、渺小意识。
维护权利,看成是“刁民”行为;正当防卫,看成是“以暴制暴”;提出维护权利,认为是煸动对社会的不满,是对现行体制的仇视,是对稳定局面的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缺乏独立的个性价值观和人权意识”(李大钊:《守常文集》),没有权利意识,更不能抗争,何来社会责任感?!权利只有权力的恩赐,求得“暂时做稳了奴隶”,只有寻求强者的保护,期待、希望明君、清官、侠客为自己作主。
因为有了忍文化,天下得以太平,社会得以和谐稳定,因此,“王道”、“霸道”将中国的忍文化与帝王文化、清官文化、武侠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融为一体,为统治者所用。“中国的脊梁”可以进入“正史”,以死谏言,来个“厚葬”,立个“祠堂”,“尸谏”就从“以死抗争”变成了“忠君义举”了!“不管怎么样,中国能混五千年,这就很了不起了”(梁启超)。这五千年,中国总是跳不出恶性循环怪圈,中国人总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交替循环(鲁迅)。
中国人的确能忍,物极必反,从忍的无度、极度,最终发展到难得的“忍无可忍”程度,“在极度绝望中,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此时一根稻草就能把一只骆驼压垮,一点小火星就会引起燎原之势。“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再来一次“汤武革命”与“圣武主义”,暴力改朝换代,中国就是在这种非理性、破坏性、毁灭性的恶性循环中“不断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9
1.历史上有名的张百忍----《旧唐书》宋兴贵附传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张公艺以“忍”齐家的名声由此广为传播,以其名义写成的《百忍歌》也流传至今,“张百忍”之名由此而得。
后来传奇就说,张百忍成了玉皇大帝
2.忍和让在中国文化是一对双胞胎.
康熙朝的安徽桐城的张英和他的儿子张廷玉,都做到了文华殿大学士,人称父子双宰相。
相传张英在京为官时,家人飞马传送一封家书,说是邻人吴氏盖房,占用了张家的宅基。张英看后,提笔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和六尺巷的故事至今流传
3.忍和韧不分家.自春秋战国,随着兵家和纵横家的勃兴,坚韧不拨与灵韧前行是士文化的灿烂代表.韩信忍胯下之辱,越王卧薪尝胆.其实他们的教父是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4.也正是战国兵家纵横家的"忍"东传日本与更早传过去的"和"文化杂交于一体,造成日本这种又感性又冷酷的文化.它继承了"和"中的忠和勇,兵的"残与韧"


bear; endure; have the heart to; tolerate;
(形声字。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
同本义 [endure; tolerate]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修》。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垢);忍丑(忍受耻辱);忍耻(忍受耻辱);忍痛(忍受痛苦)
(4)
抑制; 克制 [refrain; hold back; repress]
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
又如:忍性(克制性情);忍口(抑制食欲);忍情(抑制感情);忍志(犹屈意);忍恶(忍住脾气);忍泪(忍住眼泪, 不使流出来); 忍笑(忍住不笑)
(6)
愿意; 舍得 [be willing to ]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忍屑(愿意关心)
(8)
通“认”。认识,识别 [recognize;identify]
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管子·大匡》
(9)


rěn
(1)
坚韧 [firm and tenacious]
(2)
残忍;忍心;狠心 [cruel]
维其忍之。――《诗·小雅·小弁》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忍苛(残忍苛刻);忍人(残忍的人);忍忮(刻毒忌恨);忍毒(残忍狠毒);忍虐(残忍暴虐);忍悖(残忍狂悖);忍害(杀害);忍酷(残忍暴虐);忍鸷(残忍凶狠);忍暴(残忍暴虐)

rěn
怎;岂 [how]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忍耻
rěnchǐ
[endure humiliation] 忍受住耻辱
忍耻破敌阵
忍得住
rěndezhù
[refrain] 表示抑制或阻止一个倾向或一个冲动,尤其是短暂的或一时的倾向或冲动
忍垢偷生
rěngòu-tōushēng
(1)
[allow oneself to be insulted to remain alive] 忍受耻辱,苟且活命
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垢偷生。――《三国演义》
(2)
亦作“忍辱偷生”
忍饥挨饿
rěnjī-āi è
[starving] 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苦苦度日
忍俊
rěnjùn
[have a smile on one's face] 含笑
忍俊不禁
rěnjùn-bùjīn
[cannot help laughing] 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忍不住要笑出声
仔细看时,原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宋·悟明《法演禅师》
忍耐
rěnnài
(1)
[endure]∶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经受 [困苦或艰难]
忍耐到底
(2)
[bear with]∶宽容或克制
对那老是惹人厌烦的人(或事)再忍耐一会儿吧
忍耐力
rěnnàilì
[tolerance] 忍受疼痛和苦难的能力
他对病魔有极大的忍耐力
忍气吞声
rěnqì-tūnshēng
[submit to humiliation] 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受。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受了气只能勉强忍着,不敢发作
为家私少长无短,我则得忍气吞声。――《元曲选·鸳鸯被》
忍让
rěnràng
[be forbearing and conciliatory] 忍耐,让步
对敌人的忍让是有限度的
忍辱负重
rěnrǔ-fùzhòng
[endure humili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 important mission] 忍受羞辱,以负重任
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三国志·陆逊传》
忍辱求全
rěnrǔ-qiúquán
[endure humiliation for the sake of preserving unity]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个大局
忍受
rěnshòu
[bear;endure;stand] 勉强承受
忍受疾病的痛苦
忍痛
rěntòng
[very reluctantly] 忍受生理或心理的痛苦
忍痛不言
忍无可忍
rěnwúkěrěn
[last straw] 到了不能忍耐的地步
那句话已使人忍无可忍了
忍心
rěnxīn
(1)
[endure]∶抑制心情,硬着心肠
不忍心看到
(2)
[patient]∶耐心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rěn ㄖㄣˇ
(1)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
(2)
狠心,残酷:~心。残~。
第2个回答  2007-09-29
成宗大德十年丙午(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事,编成《忍经》,共156条。四年后,即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1310年),许名奎不谋而合地著成《劝忍百箴》四卷,共100条,成为忍学集大成者。内容涉及到忠孝仁义等道德范畴、喜怒好恶等情感领域以及酒食声色、名誉权势等,既有关于忍的理论、忍的方法、忍的功用、忍的要诀,又用关于忍的故事、忍的实践和忍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忍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系。尤其是每一条里几乎都包含有一个乃至多个有关忍的故事,使得这部书可读性、趣味性极强,同时又能让人从中获得智慧,更好地为人处世、和谐共存、得颐天年。这也是编译这本劝世良言之书的拳拳心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