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集体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如题所述

1、通过党领导的集体农庄进行国家干预,将会改善农村的经济活动,集体农庄通过收入的再投资和组织“剩余”劳力进行基本建设,可以提高储蓄和投资率。但不幸的是,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却可能因为减少当前集体劳动的收益而损害了劳动积极性。

集体农庄也可能成为迅速推广新技术的一个渠道。但是,有效率技术和无效率技术都会得到采用。采用无效率技术的例子在“礼会主义”农业中是很多的,这包括苏联的各种与李森科有关的规划,也包括在中国推广的双轮双钵犁。

2、党领导的集体农庄被看作是获得高农业销售率和输出农业储蓄资金以为非农业投资融资的手段,但是,没有价格适度的工业品的充分供应,强迫提高衣产品上市率,就可能降低农产品增长率和未来的农产品销售量。

通过把农产品处理权从个体农民手中转移给政府监督的集体农庄管理人员那里,集体化就摧毁了农民反抗吮吸经济剩余的基础。

3、集体农庄将阻止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发生使大多数农民成为工资劳动者的“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证据反驳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关于农村阶级分化的轻率看法。

事实也表明,适当的国家政策,例如t地改革、有关教育和信贷的规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累进税,可以缓和农村中的阶级不平等状况。阶级两极分化并非农业现代化的不可避免的伴随现象,集体化也不是解决农村阶级不平等问题的唯一方法。

扩展资料

集体化形式

1、集体农庄的初期形式

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

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私有;

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家庭副业。

2、全盘集体化 

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集体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集体农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根据制度变迁的形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以前,这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土地改革后,农民虽获得了土地,但是由于牲畜、生产工具的普遍缺乏,依靠农民的独立的家庭经营,很难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为了不使农业生产中断,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农民进行互组合作,使农业生产互助组这一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从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之后到 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形成。1953年之后,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这样使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迅速实现我国的工业化,政府极力压低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工业化建设的成本。与这一政策相适应,中共选择了从农业合作化到集体化的道路,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阶段。
  新中国的互助组是在解放区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动因:(1)土地改革后,农村的生产资料普遍缺乏。(2)土地改革后,虽然农民经济地位上升,出现中农化倾向,但部分农生活贫困。(3)优秀互助组的示范效应。(4)互助组充实新的内容。(5)国家对于互助组的扶持。正是以上原因导致了全国解放后互助组快速发展。
  1954年春兴起的办社热潮,很快引发出急燥冒进的倾向。主要表现在:(1)盲目追求办社数量,互相攀比,急于求成。(2)在盲目贪多的同时,一些地方又出现了追求大社的倾向。(3)办社中的盲目贪多求大倾向,引发一些干部的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的作风。1954年秋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是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同时展开的。是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河北省,雨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发生了数十年罕见的水灾,再加上当年旱灾、霜冻灾,由于受灾面积较大,造成当年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而1954年统购粮食的任务却超额完成了,多购了47亿公斤;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数量也在迅速翻番,然而,这都引发了一场后来被毛泽东称为“生产力暴力”的严重危机。1954年冬农村出现大量出卖或宰杀牲畜的现象,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08
农业集体化是苏联的专有名词,是不能用来描述中国的农业发展的。

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很多都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有利有弊。
第3个回答  2012-01-09
1资源(人力、自然)的集中;
2社会性质的转变;
3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4某种不切实际的按需分配。
第4个回答  2018-03-09
未来中国计划2020年实现发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