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朝时思想佛道盛兴行成什么局面

如题所述

三教并存的局面。由于儒学长期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而佛道兴盛之后就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末大乱严重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争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26
寺庙常住田肆意扩张,以逃避赋税为名的土地兼并极度恶化,灭佛成了必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19
入唐以来的佛教由于急速的发展,它和道教不但在政治地位上时有高下优劣之争,并在思想上也加剧了冲突。在道教方面,唐初有教徒傅奕向高祖七次进言,抨击佛教,怂恿实行佛教的沙汰。沙门法琳和其弟子李师政分别作了《破邪论》和《内德论》,反驳傅奕。接着有道教徒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响应傅奕,贬斥佛教。法琳再度作了《辩正论》,予以反击。这样两教的激烈冲突,结果是法琳受到发配益州的处分。其后,在朝廷的内殿里时常举行佛道的对论,其论题涉及道教最高概念的道和佛教所说菩提的同异,又考核到《老子化胡经》的真伪。后来武宗的破佛,虽由于国家与寺院经济上矛盾发展至于不能调和而发生,但表面上仍是以道教徒赵归真的进言为契机,而结合到佛道之争的。
另外在儒家方面,本来与佛教的争论较少。从隋代吉藏以来,佛教徒一贯以人天教看待儒家。象吉藏在所著《三论玄义》里的判释,即说儒道都是外道,还比不上佛教的声闻乘。唐代宗密著《原人论》,也采取同样的见解,但儒者对于这些议论未见有何种反感。大概他们以为儒佛原是以世间道和出世间道来区分的,高下的看法倒不必拘泥。直到了中唐,韩愈才奋起对佛教竭力攻击。他写了《原道》一文,说佛教是教人无为而徒食,是无益于国家的。又说佛教外来,系夷狄之法,和儒教相违。他主张驱使僧尼还俗,焚毁佛经,改寺院为民舍。他又上表论佛骨,以为是枯骨秽余,应付之水火,永绝迷信的根本。这样直率的辟佛议论,曾给后世以很大影响。不过佛教的重要思想依然浸润于一般思想界。特别是经过天台、贤首两家组织过而带着调和中国原有人性说的理论,很容易为儒者所接受。
如梁肃服膺天台宗的湛然,写了《天台止观统例》一文(786年写成),就是将佛教的修止观看成和中国旧说穷理尽性一样,而以止观法门之所为乃在恢复实际即所谓人性之本。这样提出了复性之说。其后韩愈的门人李翱更结合禅家的无念法门和天台家的中通观,写成《复性书》,即隐隐含着沟通儒佛两家思想之意。
如此倾向也见于佛家。如李通玄用《周易》之意解释《华严》,澄观也吸取其议论,其门人宗密相继用《周易》四德以配佛身四德。这些都开了两家理论转化的端绪。
第3个回答  2016-07-27
1、佛教于汉时传入,隋唐时信仰比较多(皇家做榜样),有实证(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审美观、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吐蕃修大昭寺),但是到了唐武宗时情况有了变化(灭佛,大量毁坏,手段强硬)当时许多和尚为非作歹强占大量田地,民不聊生,他的作为起到积极作用,但他沉迷道教,死于炼丹。
2、资料:唐初时,佛教十分兴盛 。武则天时,佛教的地位已经位于其他宗教之上,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崇佛热潮,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中唐以后,宫中道场早晚都有几百名和尚念经祈福,几次迎佛骨活动更是弄得举国若狂。
3、佛教大盛时,宫中有道场举行佛事,天子诞辰有法会;士大夫几乎人人信佛、论佛,与高僧交往,舍宅立寺修塔,有些甚至弃官出家;民众则结社奉佛。有唐一代,大量佛寺和石窟得以修建,佛教艺术发挥了巨大影响力,佛教成为当时稳定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
第4个回答  2016-07-04
佛教于汉时传入,隋唐时信仰比较多(皇家做榜样),有实证(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审美观、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吐蕃修大昭寺),但是到了唐武宗时情况有了变化(灭佛,大量毁坏,手段强硬)当时许多和尚为非作歹强占大量田地,民不聊生,他的作为起到积极作用,但他沉迷道教,死于炼丹。
资料:唐初时,佛教十分兴盛 。武则天时,佛教的地位已经位于其他宗教之上,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崇佛热潮,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中唐以后,宫中道场早晚都有几百名和尚念经祈福,几次迎佛骨活动更是弄得举国若狂。佛教大盛时,宫中有道场举行佛事,天子诞辰有法会;士大夫几乎人人信佛、论佛,与高僧交往,舍宅立寺修塔,有些甚至弃官出家;民众则结社奉佛。有唐一代,大量佛寺和石窟得以修建,佛教艺术发挥了巨大影响力,佛教成为当时稳定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
关于唐武宗灭佛的事,由于字数太多就不打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