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初期教案

如题所述

第一个叛逆期: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
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出现在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一般是在2.5岁到3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行动上,常常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不同意、反对的态度;语言上,则开始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在这个时期,家长要:
1.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种要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千万不要一世心疼而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疼爱但绝不溺爱孩子。因为一旦孩子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哭闹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2.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三岁,而三岁是独立的开始,孩子在跨越这一步时心理上会有所抵触,情绪容易焦躁,常常乱发脾气。
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孩子情绪失控,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然后帮助孩子化解负面的情绪,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气,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开心。当他们生气时,要说出“我生气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语攻击来表达。
3.鼓励孩子的自主性
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了,他们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父母也就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命令孩子,而是在允许的空间内,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
第二个叛逆期:7-9岁,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在这个时期,家长要:
1.不要限制孩子自由
7-9岁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家长如果过分限制,当孩子觉得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对抗,要么顶嘴,大吵大闹,要么沉默,用冷暴力来对抗父母的权威。这样一来,只会对亲子关系雪上加霜,让亲子沟通更加困难。
所以,家长不要过度地限制孩子爱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范围内给予孩子相对的自由。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可以温和的与孩子探讨将来,利用梦想来点燃学习的热情;孩子考砸了,家长不要沮丧,而是耐心地安慰孩子;孩子有了小进步,家长也不要吝啬表扬……
3.要民主,不要权威
7-9岁的孩子已学会了独立思考,家长是时候把自主权逐渐交给孩子,家里的事情也好,孩子自身的事情也好,不妨多与孩子商量商量。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的青春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常常会觉得有挫败感。这个时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在这个时期,家长要:
1.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别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2.平等对待孩子
父母要开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3.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这个时期可以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去高校学府感受感受等等,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0
我也想得到答案 郁闷中
第2个回答  2018-12-10
唉 一言难尽啊 有时候把我气的都冒烟了 但没办法 还得和颜悦色的和她说话 我总是在心里默默的说 等你过去这段时间就好了 老娘忍了5555555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