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如题所述

说明文精选 (节选) ①?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 亿年。过了40 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4000 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 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 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 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 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 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 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 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 年后乃至4000 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 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 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 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 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 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 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 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 年至1890 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 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 年5 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 公里、宽1500 公里、高3 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 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 吨,3 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 亩,16 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 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 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 休养生息: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举例: 措施: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 寸至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 到14 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 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 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 万种每种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 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 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 2000 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 年至公元前2500 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 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 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答:( )→( )→(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走过20 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 到4 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只需30 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 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③可燃冰是1972 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 a ] 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 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 个海洋储藏地和8 个燃料储藏地。[ b ] ④ [ c ] 据科学家测算,1 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 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 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 21 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要使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的开采方法。目前考虑的开采方案有几种:热解法、降压法和“臵换法”。但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收集甲烷气体的问题。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细读第①段文字,用一句话给“可燃冰”下定义。不超过30 字。(3 分) 可燃冰是 2.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请补写出其中缺少的部分。(2 分) 什么是可燃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地点及估计全球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 3.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若要将它还原,应放在原文的③④段a、b、c三处中的______________处。(2 分) 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 4.“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