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哪些小故事是这样的大道理?

如题所述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3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3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高尚的事情。”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会掉下悬崖摔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国王严肃地说,“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大道理:不要长久地仇视他人,要懂得用宽容的心,用爱,去看待仇视自己的人,爱能化解仇恨。这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2、生民的跪拜
一个屠夫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夫满怀欣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里已是满含泪水。屠夫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夫还是举起了刀子。
突然,牛的两条前腿跪下了,泪如雨下。屠夫从事屠宰事业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在临死前掉泪的牛他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第一次见到。屠夫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顿时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
然后,他对牛进行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的时候,屠夫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只刚长成形的牛犊。
屠夫这才知道,牛为何双腿下跪,它是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夫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市场上去卖,而是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出生的牛犊,掩埋在了旷野之中。
大道理: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
3、不喜欢的人
同学之间彼此不和,惊动了老师。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有些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能一口气列出十几个。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被人讨厌。于是,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判。
大道理:当你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会接纳你;当你不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
4、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大道理: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5、碎罐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2

第2个回答  2020-05-12
你好!
寓言故事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一则“猴子捞月”教导孩子遇到事情时要冷静,行动前要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要冲动。一则“狮猫斗大鼠”点拨孩子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动脑思考,注重策略,采取正确的方法,不能蛮干。一则“东郭先生与狼”告诫孩子在热心帮助别人的同时,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些道理如果一板一眼的跟孩子讲,孩子肯定会左耳进右耳出,还会反感,换成故事让孩子代入角色,好玩好听,还有好看的插画。

猴子捞月
前几天又遇到了那位宝妈,她说她家孩子都快把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听完了,这本书里有91则故事。平常她家小朋友的故事书,都是看个一两则就不会再拿那本书了,这次竟快听完了。看来这本书是买对小朋友的“胃口”了。

回答可以帮助你吗?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2
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自相矛盾,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三人市民,很多小故事说明大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