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薯 是什么?

如题所述

麻糬—客家话称为「粢粑」,是客家米食中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你知道它的来源吗?相传江西省长汀县有一个客家人聚集的地区,在宋朝曾发生连年旱灾,以致当地居民想到去宝珠峰山的龙王庙,求海龙王赐雨水,可是大家有共识时,才发现各户人家能拿出来的供品(米)太少了,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居民就想到把各家的米又Q又软的麻糬搜集起来,然后一起蒸熟,再将它捶打搅和至柔软不见米粒的模样,当这新产品出现后,居民十分满意,于是当礼佛完后,大家就一同享用,食用其滋味还存有浓浓的稻米香甜味,于是不久这种米食在口耳相传后,就成了客家人的最爱了。 制作方法
麻糬的外皮是用圆糯米或糯米粉为主要材料,以澄粉+热开水为黏着剂作成,所以基本上是白色的,也有使用食用色素或添加其它素材让颜色有变化的麻糬。 麻糬的内馅则相当多样化,较常见的包括红豆沙、绿豆沙、芝麻、芋泥等,所以一般是当作甜食,然而也有店家用咸口味的内馅(如肉松)作麻糬。依不同的地区、店家,做法和口味上也会有些许不同。 刚制作完成的麻糬口感最佳,暴露在空气一段时间后会开始变硬。手工制作的麻糬大多注明最迟要隔天食用,机器制作的则可以保存较久。 近年来,有将麻糬放进火锅内加热的新吃法。这种麻糬,通常内馅为鱼浆或起司或年糕。
制作麻糬步骤:
第一步骤 - 先将糯米洗净泡软,米一定要洗的非常干净,煮起来的麻糬才会很 Q,米需要泡二小时。
第二步骤 - 将泡好的米磨成米浆压干。之后,先煮几块揉好的生粿切,再将煮好的生粿切与其余压干的生粿一起混合揉成团。
第三步骤 - 将揉好的米团分成小米团,下锅蒸熟或煮熟。熟透时即可起锅揉匀,即可食用。
第四步骤 - 食用方法很多,依照个人喜好来做多重变化及选择,最重要是麻糬 本身的口感及Q度。
各地的麻糬麻糬在日本在日本,麻糬会被当成新年的装饰品,叫做镜饼。镜饼是由两个圆的麻糬块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组成的。因为橙在日本的谐音有「几个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恒的家庭,世世代代繁荣昌盛,所以大家都会这样装饰镜饼的。由于麻糬的特色是非常的黏,在日本的过年就有很多人因为吃麻糬产生窒息而死的意外事件,特别会在年纪大的人发生。[来源请求]一般在过年之后,死亡人数才会在报纸的报道中公布出来。但这应该是报道有误,日本过年时,常吃的是烤年糕,而非麻糬。据闻在日本有一种,不包内馅,而在外包一片紫苏叶的口感松软的「雪见麻糬」。但由于冒名者众多,真品反而已不复见。
麻糬在台湾
月饼及柚子在中秋节是应节的食物,但是在台湾的南部地区,习惯在中秋节吃麻糬的,而且重要性不会比月饼及柚子来的低。关于在中秋节吃麻糬的由来有二种说法,但是,无法证实那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大部份的人比较在意的,应该是哪里的麻糬比较好吃。在台湾,有人说以客家方法做的麻糬最地道,最具有传统口味,也最好吃。也有人说花莲出产的麻糬才是最好吃。麻糬在新加坡
麻糬在新加坡也称为「麻芝」。新加坡闽南语称之为 muah ji,和台湾读音相似。新加坡的这种「麻芝」看起来和台湾与日本的麻糬有不同之处。这种「麻芝」里面不含任何陷料,而是被剪成小块状,然后撒上花生粉。这类型的麻薯属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代的闽南小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1

麻薯怎么做才好吃?首先融化三块红糖,然后放冰箱冷藏,然后锅中倒入牛奶再放入木薯淀粉,搅拌最后加入红糖水中即可。

第2个回答  2014-03-26
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淀粉类制成的有弹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饼”,日语发音(もち/mochi),台湾音译之为“麻糬”。在中国又叫做草饼。追答

搜索词条
麻薯

更多图片(38张)
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淀粉类制成的有弹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饼”,日语发音(もち/mochi),台湾音译之为“麻糬”。在中国又叫做草饼。
中文名:麻薯
主要食材:细糖、玉米粉、糯米粉、红豆沙,
口味:甜
分享百科名片:
原料

细糖 ..150g
糯米粉..300g
温水..200g
玉米粉..600g
红豆沙(或任何你喜欢的馅料) ..适量
制作方法
1. 准备一口锅装水加热备用
2. 糯米粉放入容器中用勾型搅拌器加水搅拌,成团后取出,接着搓揉成

麻薯制品
图册 17张
条状,再分成块,以手掌压扁,而后放入锅内蒸约20至30分钟
3. 以筷子插入麻薯可以轻易穿透的话便可取出
4. 放入容器中以勾型搅拌器搅拌
5. 将糖分4次慢慢加入,材料一起搅拌至成糊状即可
6. 在烤盘上放些玉米粉以防底部粘住,取出麻薯糊放在上面,拉长并将面沾上玉米粉,先分成条状,再分成块,做成禧味麻薯皮
7.将豆沙包在禧味麻薯皮里包紧,捏成圆圆的形状,最后将粘在麻薯外面的玉米粉刷掉即成
叫法来源
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淀粉类制成的有弹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饼”

特色麻薯制品
图册 19张
,日语发音(もち/mochi),台湾音译之为“麻薯”。在中国又叫做草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