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字为什么是「能」+「灬」?

如题所述

考察字源请不要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在字源的解说上基本是错的。考察字源请不要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在字源的解说上基本是错的。考察字源请不要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在字源的解说上基本是错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同样,没有一定基础不要看清代以前的人对说文解字的解释,比如段玉裁的东西,里面很多错误。简单的说,能本来就是熊的意思,是象形字。熊是能+火,表示火光熊熊的意思,这是个形声字。后来能用来假借能力之类的意思,熊的含义逐渐由“熊”字承担。类似的还有,然和燃,然本来就是燃烧,后来然被假借表示“是”等含义,本义渐隐,后人造出“燃”,承担燃烧的含义。再补充一个例子,禽,这是个象形字,本意大概是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不过很早就变成了捕捉的意思,就是擒。后来呢,变成了鸟兽的总称,然后又创造出来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0

首先,《说文解字》对“能”和“熊”的分析是不正确的。@Liwen Jia 说的没错,《说文解字》中的字形分析,可靠的不多。因为许慎作说文时是以小篆字形为本,辅以籀文和古文,所谓籀文,大抵是始皇帝书同文之前的秦文字,而所谓“古文”则是汉代出土的一些战国竹简,如孔壁藏书等,从现代文字学的角度来看,都属战国文字。战国文字时代已较晚近,多数字形已不能反映造字之初的形态。正是由于许慎没能见到更为古老的汉字,所以他不能全面地掌握文字的发展脉络,无法对字形做出正确的判断。“熊”是一个形声字,从火(灬),能声。其本义是光焰旺盛貌,如《山海经·西山经》:“南望昆仑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郭璞注:“皆光气炎盛相焜燿之貌。”这个“熊”和动物熊本来是没有关系的。动物熊的本字是“能”。如《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乙篇中“黄熊”的“熊”便写作“能”。

“能”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头熊的侧面,后来表示熊嘴的部分类化为肉(月)形,这种情况在古文字中十分常见,现代汉字动物字中所从的肉(月)形,皆由动物的嘴演化而来,如“龙”:再后来,熊的四肢演变成了两个匕形,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能”字。语言中有一些词语无法就形象的图案表现出来,为了记录这样的词语,各种古老的文字都产生了同音假借的现象,比如“东”本是表示袋子的“槖”,后来假借为东方之义;“我”本来是表示一种有钜齿的斧形兵器“锜”,后来借为第一人称代词。

第2个回答  2017-11-10

“能”字从表示动物熊变为能愿动词能,正是这种同音假借。所有的假借字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借义比本义更常用,所以多数假借字的本义都已脱落,而为本义另造新字。如“其”字本义是簸箕,借为代词后,为本义另造了一个“箕”字;“然”字本义是起火,借为连词后,为本义另造了一个“燃”字。这个“能”字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它并没有为本义造一个新字,而是仍然使用同音假借的方法,借用了“熊熊烈火”的“熊”。“能”字上古音泥母之韵,“熊”字上古音匣母蒸韵,符合音韵学中阴阳对转的规律。古书中也常见“能”“熊”通假的用例,如《左传·昭公七年》:“其神化为黄熊,以人于羽渊。”《论衡·无形》中作“黄能”。《国语·普语八》:“今梦黄熊入于寝门。”《旧音》作“黄能”,并注曰:“或作熊。”《楚辞·天问》:“化为黄熊。”《补注》:“国语作黄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何”,本义是负荷的“荷”,象人负戈之形,用来表示疑问词“何”就是假借,后来用荷花的“荷”表示负荷的“荷”也是假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