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好处?

如题所述

演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从古到今,从不间断,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社会推动作用,无论是演讲者本人还是台下的听众,在演讲活动中均能得到教导、受到启发。而演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经笔者总结,大约有如下几大方面:

一、对本人的作用

演讲者经常在公众面前演讲,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多,这项社会活动对演讲者本人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1 促进成长

我们都知道,演讲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当我们看到那些演讲家在台上慷慨陈词的时候,自然会被他们的风采所折服。但是,我们别忘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经常做演讲的人,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有说服力和鼓动力,演讲者本人不但要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还必须不间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长期艰苦的练习。所以说,演讲是促进成长的一块磨刀石,它不但让演讲者增强自信心,还学习了文化知识和提高了表达能力。

2 拓展交际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之间是需要联络感情、交换意见和交流思想的,而演讲恰好是一种高级的社交形式,通过公众演讲,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加深友谊,并且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作开展。所以,一位出色的演讲者,他会常常通过演讲活动,广泛地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朋友关系。

3 展现才华

现代社会中,“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去“推销”自己。而善于“推销”自己的人,会赢得更好的职位、甚至收获理想的爱情。那应该如何“推销”自己呢?演讲就是一种非常“高大上”的自我推销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向听众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品、能力等等,使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并为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4 竞聘成功

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单位,都经常采用通过演讲的方式来竞聘上岗。如果应聘者本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杰出的当众演讲技能,那就有获得理想职位的机会。比如,美国的前总统奥巴马先生就是通过激情澎湃的演讲来获得万人向往的总统这个职位的。

5 增加贡献

美国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他的专业知识,而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则靠社交能力,特别是公众演讲能力。”这句话非常实不错,如果一个人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在公众面前发言的时候,却说不清、道不明、讲不通,茶壶里煮水饺—倒不出来,那也未免太遗憾了。比如,作家茅盾,数学家陈景润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贡献。而我们所熟悉的现代作家胡适、闻一多等,他们不但能写、而且能说,因而多渠道地、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360度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所以,在思想、学识、能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能说会写的人,比起那些只会写的人,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

二、对听众的作用

演讲者发表演讲的对象是听众,所以说,相对而言,演讲对听众的作用是主要的,也是相当大的。

1 学到知识

演讲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在传播知识、交流经验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迫切。作为直接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演讲,由于其经济、方便、实用的特点,更加倍受人们的青睐。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演讲对人的感官刺激是多方面的,视觉和听觉都能同时体会,它高度调动了人们的注意力,充分促进了人们的思维活动,并且使听众在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均受到了影响,从而加深对演讲所传播的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效果,因此,演讲始终是传播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形式。

2 获得真理

一次成功的演讲,它不但可以传递大量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告诉听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值得去做的、什么是红线千万别去碰的。所以,听众从演讲中可以辨别是非,获得真理,受到熏陶感染和启发,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广大听众,特别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定型的青少年一代,演讲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3 激发行动

演讲的最终目的不但要传播真理、启迪心灵,更要促进行动。也就是演讲必须唤起听众对生活、学习、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投身于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去。例如,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四十年间,始终以演讲为武器启迪和呼唤民众投身于民主革命。以致后来许多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回忆道,他们之所以参加辛亥革命,就是因为听了孙中山先生那激动人心的演讲所致。

4 提高美感

由于演讲是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完美结合,演讲家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他们在登台演讲之前,也需要反复演练或者试讲。比如,这个手势动作不太雅观,必须去掉;那句话需要进行高升语调处理,否则就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所以,优秀的演讲跟其他舞台艺术一样,它不仅能传播真理、给人以理性的启发,而且还能使人精神愉悦,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三、对社会的作用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演讲的听众刚好是社会中的人们。这样一来,通过演讲分析社会问题,克服社会弊端,确定社会价值取向,就能够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1 弘扬正气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史。而演讲历来都是这种斗争的主要工具之一。古今中外一切正义的演讲家,都是拿着演讲这个武器,宣传真理,唤醒民众,去推动社会进步的。比如,我国商代的盘庚为了迁都而做了一场演讲,他将旧都比做被砍倒的树木,把新都比做是刚生出的新芽,使民众深刻地认识到了迁都的意义而欣然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于是实现了迁都的伟大壮举。由此可见,正确的演讲可以启迪人心,宣传真理,弘扬正气,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2 培养情感

演讲家在演讲的时候,一般是用正确的道德情感来感染和影响听众,从而也培养了听众的高尚情感,诸如追求真善美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革命英雄主义情感等等。比如,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一的李燕杰教授,在每一场演讲中,他都反复地强调热爱自己国家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能干大事干大事,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干不了小事不干事,千万不能干坏事。由于李燕杰教授的演讲通俗易懂,经典语录不断,于是他的每一场演讲都获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7
第一,促进自己迅速成材。演讲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实践造就的,是经过艰苦的多方面的努力才成功的。当我们看到演讲家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对他那悦耳的声音、和谐的语调及优美的态势语等等由衷地赞叹,这是讲台上的功夫。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演讲家讲台下的功夫,那就是他必须具备站在时代前沿的精深的思想,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这需要努力的学习与钻研。同时,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敏捷的思维力、迅速的应变力和较强的记忆力,这更需要刻苦的磨练。可以说,是多方面刻苦的学习与磨练造就了一个演讲家。当他成为一个演讲家的时候,我们说:他成材了。而当他正在加倍努力学习与磨练尚未成“家”的时候他也在思想、学识、智能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说,演讲对促进人的成材有极大的作用。
第二,激励自己多做贡献。一个人思想精深,学识渊博,但却茶壶煮饺子“道”不出来,未免太遗憾了。著名作家茅盾,数学家陈景润在文学和数学领域都有卓越贡献,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贡献。而鲁迅、闻一多先生不仅能写且也能说,能充分利用演讲这个迅速直接的传播工具来宣传真理,揭露邪恶,也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融洽自己的人际关系。演讲家经过长期训练和实践所得的本领,不仅在演讲台上可以表现他们的文雅举止和出众口才,而且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他们的丰富的学识、敏捷的应对、良好的修养都很容易冲破种种人际关系的障碍,比一般人更能迅速、有效地与人际交往和沟通。同时,演讲家通过演讲活动可以广泛地接触各阶层、各地区人士,扩大自己的交际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27
可以培养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3个回答  2017-08-27
语言交际能力
第4个回答  2020-04-01
可以增加自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