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泼面的由来?

如题所述

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油泼面

油泼面,汉族传统风味面食,陕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

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

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

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




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2
面条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书中还指出:“作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关于桢条面的形状,书中说道:“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
第2个回答  2017-06-25
油泼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一带经营,是在晋南(运城、临汾),陕西南部(西安)等地较普遍的面食。它原来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顿时满碗红光,最后一道工序是关键,大师傅随手用一把铜勺在滚沸的油锅里舀出几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只听得“刺啦”一声,一团烟雾升起,随之椒香扑鼻,吃时用筷子翻拌均匀。由于面条经油泼烫,表皮焦黄,食时焦辣香脆柔韧兼而有之,“哧哧哈哈”,吃得满头大汗。 关于油泼面的起源,由于是民间普通面食,当然无从考究。但是由于山西南部(运城、临汾一带)对于食用面食的悠久历史,以及对于面食制作的考究,油泼面极有可能产生于此。当然,陕西南部(西安一带)与山西南部在民俗习惯、方言、交流等十分的贴近,再加上西安自古名气较大,所以也有油泼面产生于西安之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