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全无心肝》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亡国后被俘到长安,隋文帝对他比较优待,不在他面前演奏吴地的乐曲,以防止他听到后引发亡国之痛,不料,后来看守陈后主的官员报告隋文帝说,陈后主想得一个官号,隋文帝便说:“叔宝全无心肝。”比喻不知羞耻。

2.《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4.《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8
叶公好龙,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井底之蛙
半老徐娘,铁杵磨针
四面楚歌,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郑人买履
有备无患,远走高飞
越俎代庖,胸有成竹
一丝不苟,凿壁偷光
自惭形秽,草船借箭
负荆请罪,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饮鸩止渴
休戚相关,一毛不拔
卧薪尝胆,心旷神怡
闻鸡起舞,望洋兴叹
一丘之貉,无中生有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井底之蛙
半老徐娘,
铁杵磨针
四面楚歌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郑人买履
有备无患
远走高飞
越俎代庖
胸有成竹
一丝不苟
凿壁偷光
自惭形秽
草船借箭
负荆请罪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饮鸩止渴
休戚相关
一毛不拔
卧薪尝胆
心旷神怡
闻鸡起舞
望洋兴叹
一丘之貉
无中生有
来自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一鸣惊人、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凿壁偷光、四面楚歌、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
来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守株待兔、老马识途、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来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火眼金睛
八仙过海
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程门立雪 [2]道听途说
得陇望蜀
德高望重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尔虞我诈
防微杜渐
分道扬镳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富贵浮云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高山流水
高枕无忧
刮目相看
邯郸学步
含沙射影
汗马功劳
后顾之忧
华而不实
画蛇添足
挥汗成雨
讳疾忌医
见利忘义
捷足先登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买椟还珠
螳臂当车
狗猛酒酸
凿壁借光
出人头地
第2个回答  2013-01-22
八仙过海
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程门立雪 [2]道听途说
得陇望蜀
德高望重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尔虞我诈
防微杜渐
分道扬镳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富贵浮云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高山流水
高枕无忧
刮目相看
邯郸学步
含沙射影
汗马功劳
后顾之忧
华而不实
画蛇添足
挥汗成雨
讳疾忌医
见利忘义
捷足先登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买椟还珠
螳臂当车
狗猛酒酸
凿壁借光
出人头地
第3个回答  2012-09-02
来自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一鸣惊人、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凿壁偷光、四面楚歌、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

来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守株待兔、老马识途、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来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火眼金睛
第4个回答  2012-10-26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井底之蛙

半老徐娘,
铁杵磨针

四面楚歌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郑人买履

有备无患
远走高飞

越俎代庖
胸有成竹

一丝不苟
凿壁偷光

自惭形秽
草船借箭

负荆请罪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饮鸩止渴

休戚相关
一毛不拔

卧薪尝胆
心旷神怡

闻鸡起舞
望洋兴叹

一丘之貉
无中生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