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的线程数是什么?线程数量的多少对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多少有影响么?

还有处理器总线规格、二级缓存、三级缓存 、指令集这些都是干什么的

线程数就是核心数,跟人的脑子一样,核心数2就说明CPU有两个脑子。脑子越多解决问题速度越快。CPU的核心数越高处理速度就越高。核心数2通俗地说就是双核CPU了。但自超线程技术问世后,一个核心可以同时2个线程了。使CPU性能上升百分之40。

假设从服务端传送数据到用户端,把用户端和服务端比做两个小岛,线程数比做连接两个小岛之间的桥梁,架桥越多,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越多,但如果桥梁架设超过双方所能承受的数量时,用户端将无法接受其他服务端的数据,而服务端将无法为其他用户端传送数据,因此,线程数的多少,要根据服务端和用户端的具体情况而定。



扩展资料

线程可以为操作系统内核调度的内核线程,如Win32线程;由用户进程自行调度的用户线程,如Linux平台的POSIX Thread;或者由内核与用户进程,如Windows 7的线程,进行混合调度。

同一进程中的多条线程将共享该进程中的全部系统资源,如虚拟地址空间,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等等。但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有各自的调用栈(call stack),自己的寄存器环境(register context),自己的线程本地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

一个进程可以有很多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在多核或多CPU,或支持Hyper-threading的CPU上使用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即提高了程序的执行吞吐率。

在单CPU单核的计算机上,使用多线程技术,也可以把进程中负责I/O处理、人机交互而常被阻塞的部分与密集计算的部分分开来执行,编写专门的workhorse线程执行密集计算,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线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线程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线程(Thread),一个进程(Process)可以有单个线程也可以有多个线程,而每个处理器核心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进程,也就是说所谓的Inetl的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仅仅是让一个处理核心同时处理两个线程,同一个核心进行线程级别的并行运算。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吧,一个处理器核心就像是一个饭馆,一般处理器饭馆里有一个服务员(同时只能处理1个线程),有一组厨师(CPU核心),当客人来到服务窗口叫菜,或多或少(一个线程有1个或多个线程),服务员将这位食客所点的菜名一一报给厨师(进程的处理)之后去迎接下一位食客,再由厨师们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菜品一一做好送到不同的食客面前,但不能只做一个客人(一个进程)的饭菜,否则其他客人会离开的(其它进程没有足够资源来运行,处理器完成各进程的不同线程的处理,所有进程都要照顾到,不能冷落了某个进程),食客吃饱吃好之后付账离开(进程结束)。那么超线程又是个什么意思呢?在上述的CPU饭馆中,Intel为食客们准备了两个服务员,可以同时让两个食客点菜,或者两个人同时记录一个食客的不同菜品,这样就是超线程技术,同时可以接受两个线程,但是厨师们(CPU核心)每个核心只能处理一个进程(同时只能做一道菜)所以在执行上其实一样,当然如果在时刻很少的情况下,两个服务员就有不错的效率了,因为可以缩短点菜和向厨师们报菜名的时间,这就是超线程。如果想同时有两组厨师在做饭的话那就是双核心处理器了。

处理器的总线规格的话如果一直往前推到1974年,第一块4004CPU其实就有外部总线这样一说,当然现在就LZ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可以浓缩为目前常见的x86 CPU的外部总线类型。那么首先说说传统的FSB,X86处理器家族的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概念的出现是在486时代,那时候的处理器没有集成内存控制器,所以内存控制要有主板北桥来完成,而北桥和处理器的通讯手段就是FSB,速度越快,处理器读写内存的效率越高,当然处理器的所有信息不仅仅是内存读写都要经过FSB和其他设备相连,所以FSB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AMD方面自从K8家族开始已经没有FSB的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串行技术的HyperTransport(超传输)技术,由于K8家族之后的处理器内置了内存控制器,通过高速的HT总线CPU可以通过北桥连接其他除了内存的任何设备,而北桥也也因为取消内存控制器而被大大的简化。Intel方面比较晚,从Nehalem家族开始同样是基于串行技术的高速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快速互联通道)总线,当然现在的QPI还有另一个名称CSI(Common System Interface 公共系统接口),这种技术类似于HT总线不过在技术层面上要强于目前的HT总线。上述三种总线类型是现阶段比价常见的x86 CPU外部总线类型。

高速缓存(Cache)的存在是为了令CPU更有效率的工作,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存逐渐赶不上处理器了,于是和倍频同时出现在486时代的产物就是高速缓存,将CPU马上要用的数据存放在缓存中,让CPU不用等待从相对低速的内存中提取数据,减少时间损失,这就是缓存的功效。在多核心CPU中共享的缓存级别越高,核心之间的耦合度越高,相应的效率越高。

其实x86处理器本身就是基于x86指令集的,而LZ所说的指令集应该是值说像是MMX 3DNow SSE AVX等扩展指令集吧,这些对于X86的扩展大部分是为了加强浮点运算的,X86指令集原有的X87浮点指令集无法在多媒体/3D游戏等等等等的普及大潮下有一个很好的表现于是相应扩展指令集便出现了,简而言之扩展指令集是为了在运行某种程序时提供便利和优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6
超线程技术是INTEL独有的技术就是把多个逻辑内核模拟成多个物理内核,一般是偶数的.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 .2.二级缓存又称L2.---英文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最初缓存只有一级缓存. 二级缓存(L2 CACHE)出现是为了协调一级缓存与内存之间的速度。二级缓存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主要就是做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而三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CPU指令集:是用来执行和增强CPU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函数指令包.
第3个回答  2012-01-02
我通俗简单的解释下吧
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是CPU连接主板北桥的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前端总线的频率的高低影响CPU读取内存的速度
二级缓存:CPU读取数据是分先后顺寻的、最后是硬盘、第二是内存、最先读取的是二级缓存、简单的说就是可以把接下来要读取的数据提前预留到二级缓存上、来取得更高的运算效率、二级缓存是在CPU主频赫兹一再提升后的一个产物、三级缓存也是同样的道理、提前预留数据、
CPU指令集:这个更简单就是增强CPU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
手工打造、希望帮到LZ~新年快乐~
第4个回答  2012-01-02
总线频率相关内存频率 尽量选总线频率高的。
二缓三缓相关于解压运算,越高解压越快
指令集是运算优先级。越新越好。
如果用过服务器U的话,你会发现同频率的情况下服务器的U比台式机的反应快。这就是指令集好于台式机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