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的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0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更关注教学的综合效率,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要让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体味成功的愉快。这样,教师在学习吸纳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思想观念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过程而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还能使学生养成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完美地运用这些知识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会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很自然的要把对课文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是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动口、动脑,积累词汇,口语表达的能力。学生在提问中得到了尊重和赞赏,身心愉悦,对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力。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仍以教师提问为主,“问答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中高年级的教师在每上完一节阅读教学课,就会感到吃力,乏味,觉得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问题意识和质疑问难的习惯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少提问、不提问、提不出问题;或是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导致提不出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没时间提问;二是不敢提问;三是不习惯提问;四是不善于提问。而所有这些,实际上都跟我们的教师有关。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怎样问”问题不够重视,缺少指导和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未能够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话:“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同学。”题。” 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话:“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同学。”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会提问题呢?一、营造民主氛围——让课堂宽松和谐民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思维。所以,新课程设计必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老师都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要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有一次,我在板书“看着”这个词,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指出了我把“着”写成了“差”的错误,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使这个学生找到了自信,学习的劲头足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常伴的是如下语言:“没想好,不要急于发言。”“想好了再举手。”“看谁能替某某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有时把没回答上来问题的同学撂一边等。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话:“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同学。”他认为:这些学生至少动脑子,至少敢说了,况且“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人说错了,其他同学就会积极思考,正确答案往往很快就出来了,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还有大功呢!这样也体现了新课程要求下的一种宽容性。二、善于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 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逐渐脱离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对此,教师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放弃引导,要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心欲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由此可见,如果能设法引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优差生搭配,由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从而有“疑”乐“问”。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给予表扬。为能在小组当个最佳质疑能手或正确解答别人的问题,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探索,并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兴趣。三、循序渐进,培养提问能力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点,反而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还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低段提问很积极,很踊跃,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性,所以提出的问题显得很零碎、肤浅、偏离课堂,有点甚至没有什么价值。例如,在观察《大松树和小松树》一课的图画时,就有孩子问:“老师,为什么大松树的叶子这么少?”而对于与文字有关的重要内容,他都不去仔细观察。其实,这时我们就应接受“提问是有年龄阶段性”这一事实。这些能提问的学生,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出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在学生愿意并很高兴去提问的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把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如何针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联想到大松树和小松树的不同之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提问方式后,我们在教学时,就可启发学生在联系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课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现在又有什么思考?能发现新的问题吗?”通过搭建的这些提问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并逐步强化了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四、认真组织自学,保证质疑落到实处 在课堂模式上保证了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后,就要开始认真地组织学生自学。因为提问能力和自学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第一课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有疑问之处用“?”标出,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问,教师应持欢迎态度。有时,某位学生提出的只是一个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词语的意思或是一字多音,该读哪个拼音的问题,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提问。我认为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学生能否提出精彩的问题是其次,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敢问、乐问、习惯问。五、训练学生的口语,提高提问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口头复述、看图说话等。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我认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有利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就会找到问题的着眼点,提问的内容不断深化,透彻。一定的活动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条件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图画、音乐、录像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我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引导学生交流:“你喜欢影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由于情境生动逼真,学生身临其境,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刘备,因为他尊重人才,有远大的理想!”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张飞,虽然他性格暴烈,但他英勇善战,够义气。”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料事如神,才华横溢,对刘备忠心。”可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久而久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也形成了清晰的提问思路,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六、传授方法,使学生质疑善问 1、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质疑问题的关注点。结合预习提示进行质疑。现行教材四年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用处。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预习提示是这样的:“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有无数条水道和姿态各异的桥梁,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读读课文,想想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子的,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密切。”学生读了课文的“预习提示”后,能很快在课文中找到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我引导学生针对这两部分的内容提出疑问。经过思考,学生提问:“船夫的驾驶技术怎样?”“威尼斯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从找到答案的基础上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到读透课文。 2、多种手段,激发质疑的兴趣。学生质疑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还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要让学生质疑,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质疑的兴趣。因此,我充分运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在导入新课时,或用多媒体教学导入,或用相似情境导入,或是总是悬念导入……如教《雾松》一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导入,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那一个个雪花满天的场景令学生赞叹不已,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如《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我运用了问题悬念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那么,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呢?”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兴趣。 3、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珍珠鸟》,我强调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个学生读完后说:“我知道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了,从中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使小鸟如此接近他。”这些问题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结合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如学习《花潮》,学生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为题?通过分组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看花的人如潮,最后写看花的人心如潮,课文重点写花多如潮,这部分内容也是以“潮”为主线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花动如潮,最后写花声如潮,一个“潮”字,把花说活了,写绝了。又如学习《草原》一课,我班的学生没一个到过草原,他们就提问:草原是怎样的呢?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吗?都有哪些风俗?带着这些疑问,有助于理解课文。 5、对教材矛盾之处质疑。语文教材中有些描写,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学生提出问题:“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个‘焦急’和‘耐心’是不是有矛盾呢?我对学生的提问给予了赞扬,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这个矛盾。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考一步一步走向正确,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教材矛盾之处进行质疑,有助于学生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 此外,也可以对文章运用的标点符号、表达方法等进行质疑,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现成的答案,认真预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和激励他们善于提问,他们就不会再感到“问”是难事,而是在“问”中获得思维的启迪,就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