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到底有多少秘密

文明的楼兰古城
多数考证为沙漠吃了

那么文明的古国
科技发达
到底是传说还事实

在乎沙万里绝人烟的罗布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古城,这就是
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楼兰故城。自西汉晚期始,这里作
为楼兰古国的故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灿烂明珠,水丰草茂,土
地肥美,阡陌纵横,鸡犬相卧……—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奇怪的
是,公元三世纪以后,声名赫赫的楼兰国,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
然地销声匿迹了。而到了六世纪的时候,玄奘大师西游归来,看到
楼兰国”城郭岿然,人烟断绝”,那种荒凉的景象,不禁使人产生沧
海桑田的感叹;而千余午后的今天,这里更已是渺无人烟,孤寂荒
凉.成为不毛之地,长眠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端,再也寻不到
任何城市的踪迹了,是什么使楼兰古城迅速地退出了历史的舞
台?那个消失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楼兰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呢:

楼兰就像个精灵,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她就像一块巨大
的磁石,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世界上一切关心她,又盼望探
悉她的隐秘的人们:她所具有的一个个难以索解的千占之谜,驱
使着那些执著的、不因艰苦和失败而却步的人们,为设法揭开那藏
匿着万种风情的面纱而献身。据现藏于故宫档案馆的(敦煌县到
罗布淖尔南境之图}可以考证,在罗布泊西岸有一座古城址。而
楼兰故城,就在罗布泊的西岸。我国古代文献对它的记载最早的
是公元前91年的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楼兰有城郭,临盐泽。
可以说,中国人知道有楼兰国是从司马迁开始的。而员早发现楼
些故国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来到罗
布泊荒原探险。他们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前进,在穿越一处
沙漠时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决定让
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到了铁铲,但在返回大本营时忽遇
风暴袭击,风沙掩埋了脚印,他迷路了。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瀚海
中跋涉了大半天,正当他陷入绝望时,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立着一
座古塔及古城遗址,还有许多文物和雕刻得十分精美的木板等。
他兴奋之极,捡了一些古饯和散露在地面上的文物,便朝原方向循
道而行,终于找到了大本营,扦向这位西方探险家报告了自己的发
现。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个废墟。第二年,斯文·
赫定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大批文物和无数珍
宝。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直延续到
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在大漠中消失了一
千多年而令世人震惊的楼兰古城。神秘的楼兰就这样在一阵大风
之后奇迹般的现身。:

废墟,真正的废墟。
楼兰遗址的发现,轰动了中外考古界。随后,美国、匈牙利、日
本和中国的考古人员都先后到这里考察发掘。1979年后,中国科
学家和考古学家又做了三次新的考察。至此,楼兰古城的奥秘已
揭开了一角面纱,半掩半露地展现到人们面前。1979年,考古学
家发现了一座有42座墓组成的墓葬群。6座摆成光芒四射的太
阳形,墓穴由七圈排列有序的木桩环结,七圈之外是呈放射状的列
木,每条放射列木有10米之长,每座墓用690棵树构成。6座墓,
6个太阳面向蓝天一个连一个,裸现在干净细软的黄沙之中。6座
墓的主人都为男性。据碳14测定为距今3800年左右遗存。这一
发现举世皆惊,使楼兰地区文明将因此而椎前2000年!可以肯
定,古墓沟文明和其2000年后的楼兰文明有着某种联系,但是两
个文明之间关键的一环却失落了。这是近2000年的文明断带,没
有人能把它们连缀起来。或许,那深埋在沙漠之下的秘密我们还
没有找到。据专家考证,楼兰在毁灭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起
到了不可忽视的椎波助澜的作用。声势浩大的“太阳墓葬”为楼
兰的毁灭埋下了隐患。而生态的破坏也不能仅仅归结于“太阳
墓”,各种因素的合成力量必然会导致生态的失衡。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她身边有烟波浩渺的
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
密的胡杨林里狩措,人们在这里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水经
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
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
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
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楼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久而久之,原
来芳草遍地的绿洲再也留不住一片绿色。在出土的汉文简牍中,
可以了解到楼兰士兵口粮减少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楼兰环
境恶化后的困顿。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做出了最大
限度的努力,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另外的猜测:是战争直接导致楼兰古国的消亡。在新航路开
辟之前,东西方贸易只有一条漫长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
线各国,尤其是塔里木南边的鄯善,就成了周边列强掠夺的重要对
象。1995年楼兰西北的营盘古墓爆出惊人发现,东西方文明是那
样完美地集中交汇在这里。考古学家认为营盘墓地是罗布泊地区
100年来发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墓地。这些出
土的文物都表明,楼兰古城曾是何等的繁荣昌盛,古文明是多么的
灿烂。城墙的残迹竟达八米之厚,但而今又如何?可楼兰城究竟
为何突然废弃?除了缺水断粮,是战争,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曾经是谁在楼兰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谁的聪颖
才智创造了灿烂夺门的绿洲文明,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人属于;稚
利安人。楼兰人使用中亚去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
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做“吐火罗语”。在遥远的古
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有人认为,楼
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据近期我国某人类学家从
基因学、器物学的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楼兰人更接近于古代阿富
汗人。那么,楼兰人到底源于何处呢?

1927年斯文’赫定组织中瑞西北考察团再次前往楼兰。考
察队员伯格曼在孔雀河的一个支流找到一大批楼兰古物,并发掘
出一具女性木乃伊,是一位衣着华贵,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
5.1英尺的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俾着了魔法
刚刚睡去,脸卜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
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两千多年了。1980
年新疆女考古学家穆舜英发现“楼兰美女”。这是一具保存完好
的女尸,女尸系3380午前遗存,白种人。据专家考证,那具保存
完好的女尸,浅色头发,眉弓发青,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
索人种特征,、这与人类学家对墓地山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测量
的结果完全吻合。到了汉代楼兰王国时期,楼兰居民的种族构成
又有厂新的发展。他们与高加索人种共生,其中还有蒙古人种的
存在。亚欧旧大陆上的古代居民都曾把这片并非绿草如茵的土地
作为自己的驻脚点,希望能够在此营造美好的家园!

楼兰作为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最大的驿站.曾经繁荣,曾经辉
煌。这里的居民广泛吸收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了
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西域文明。如今,已经消失一千六百多
年的楼兰国.深埋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早
已没有了张骞出使西域时的美丽,也消失了斯文·赫定探险时所
言的“野骆驼的乐园”的美称,而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干早、沙丘
和凄凉。

楼兰古城重新被发现到现在,将近百年了。100年来,有关楼
兰的每一次发现都炫人眼目。但是一个发现和—个发现似乎有某
种联系,又都彼此孤立,人们无法找到文明和文明之间的联系。楼
兰就这样被摆在历史空荡荡的舞台上,没有任何布景和说明。楼
兰是—个埋葬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尽
管人们多次考察,掌握了大量珍贵资料,但楼兰王国最早建于何
年?楼兰人是什么人种,楼兰古城的规模过去到底有多大,它为
什么失落了?这些仍是个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坚硬的盐壳所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的荒凉、凶险。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谓是一泱泱大国。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7世纪时,唐玄戕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廊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队考察罗布泊,差些全军覆没,因而宣称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蒙难失踪,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可怖的面纱。近年上海的“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倒毙罗布泊荒漠,又给蒌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楼兰遗址究竟在哪里?楼兰的自然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楼兰有些什么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楼兰也是中外探险爱好者憧憬向往的神秘之地。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被掩埋于大漠中的。本世纪初,因为斯文。赫定的维吾尔族向导艾尔得克为找回丢失的锄头,于无意中让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从而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国的考古家、探险者蜂涌而至,他们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还有汉简、汉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还发现了著名的“李柏文书”,并据该文书又发现了附近的“海头”故城,并发表了一些专著。1927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到楼兰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发表了专著《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解放后,我国组建过多批现代化的考察队伍真诚楼兰考察,现清楚查明,楼兰古位于东经80度55分12秒,北续40度30分57秒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千米,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略成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仍依稀可辨。一条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贯城中,将古城分成东北、西南两区。东北区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佛塔残高10。4米,系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西南区有当时的官署——三间房遗址与一些小院落。古城内,盖房用的胡杨木梁、檩、椽等木构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凿了眼,刻上了花纹,显示了相当的工艺水平。古城及其周围还有古烽燧、粮仓、古墓等遗址。在楼兰古墓沟还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尸——“楼兰美女”。楼兰古城内目前尚遗存陶片、毡片、古铜钱、古兵器、丝绸碎片等众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寻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为一名“考古发现者”。

  神秘的楼兰强烈刺激着国内外游人的探险欲望,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楼兰探险热潮,各国探险队纷至沓来,其中尢娄日本朋友热度最高。1998年春节数十名上海探险者踏着上海独行侠余纯顺的足迹来到楼兰,在东方“庞贝城”渡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新年,个个激动无比。

  楼兰探险异常艰险,地表崛起的盐壳和错综复杂的风蚀“雅丹”地貌,极其艰队难行,越野车每小时平均只有前进二三千米,平均每两分钟汽车就得转三个急弯。罗布泊地区的地貌广达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这里天气冷热变化急剧,夏季午后气温上升至摄氏三四十度,燠热难耐,而凌晨气温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无比。罗布泊地区年降水量仅1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可达3000多毫米,蒸发远超过降水二三百倍,奇旱无比。这里风沙肆虐,沙暴滚滚,堪称禁区。然而有险才有奇,神奇的罗布泊、险峻的雅丹龙城地貌以及各种沙漠奇景为楼兰探险倍增了许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险者终身难忘。
第2个回答  2013-10-26
 楼兰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楼兰古城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略呈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任依稀可辨。一条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贯城中,将古城分成东北、西南两区。乘东则是罗布泊/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群中。

  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 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有人口一万四千余,士兵近三千人,可谓是一个泱泱大国

古楼兰又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 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 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从4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消声匿迹了。

  7 世纪时,唐玄奘西游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廓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 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

  19世纪末,斯文赫定率一支庞大的驼队来罗布泊考察, 深入罗布泊不足10公里就遭风沙袭击,百十号人几乎丧失殆尽,仅一人幸免于难。 从此他定称:“这里不是生命所能涉足的地方。”是可怕的“死亡之海”。

  1980 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的蒙难失踪,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了神秘可怖的面纱。楼兰究竟是怎么消失的?楼兰一直是为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憧憬的神秘之地。

  

19世纪初斯文赫定发现古城后,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大批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接踵而至。他们是: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 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超探险队;1910--1911日 本的大谷光瑞、枯瑞超第二次探险队。

  这些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 出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富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文物品种极其繁多。

楼兰古城大事记

1900年,深埋在沙海之下消失了1500年的古代城市楼兰和它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突然闯入人们的视野,让世人惊诧不已。
1901年3月4日至10日,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城内13个点,获取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具有中亚希腊化风格的建筑木雕、两枚木简、大量魏晋木简、精美的中原丝织品等150余件。
1906年和1914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到楼兰进行大规模的考古。他将楼兰遗址逐个编号,初次揭开楼兰古文明全貌。斯坦因除获取大量文物外,最主要的是他发掘了两具楼兰男性头骨,并经英国人类学家基恩证实为欧洲白种。
1927年,斯文·赫定组织中瑞西北考察团再次楼兰之行。考察队员伯格曼在孔雀河的一个支流找到一大批楼兰古物,并发掘出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衣着华贵,被称为“楼兰女王”。这片被伯格曼称为“小河”的废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