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评析

如题所述

 本片根据张洁同名小说《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剧情并不曲折复杂,甚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就是女作家(斯琴高娃饰)在八十岁的老母亲(黄素影饰)患病后与母亲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生活的涓涓细流、人类内心的真实写照可能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去体会和领悟的。   歌颂母爱的影片可以说举不胜举,所以表现这样一段只是由母女二人构成的情感冲突既很容易又相当困难。每个人都有母亲,影片中的种种细节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然而也正因为是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情感,如果导演处理得多一丝的夸张和矫饰,所得到的效果很容易就会走到期望的反面去。   确切地说,这是一部令所有为人子女的人们深刻自省的影片。斯琴高娃就像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们既看到自己对母亲的爱又清晰地照见自私的灵魂。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所有人会像斯琴高娃那样风风火火、心力交瘁,但每个人心头更明确的念头是希望这一切赶快成为过去,既是希望母亲快点恢复健康,但内心更强烈真实的愿望是自己能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去。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感觉到和母亲的相处也是随时会如露水般转瞬即逝成为过去的,更没有人会认识到所有人中最辛苦和彷徨的其实是生病的母亲,每个人都一厢情愿地认为来日方长,手头上没忙完的工作和正在读书的孩子似乎都比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来得重要。影片就是寻找了这样一个真实得近乎残酷的角度去正视我们的内心,去看看我们心里究竟有多少对母亲的爱。观影过程中你十分容易落泪,但却很少是因为感动,隐隐的似乎竟是害怕和惭愧,因为那场景都可能曾经经历,而且每个人必将面对。   令人动容的是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尤其是母亲的扮演者黄素影,将一位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人世沧桑始终别无所求、坚强生活的母亲刻画得亲切而感人至深。母亲自始至终都担心给女儿添麻烦,始终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二位,甚至在情绪上都尽力做到平静、淡然,生怕引起女儿的伤感,只有在神智并不十分清醒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母亲激动的嗓音,方能体会到一星半点母亲一生中曾经受过的苦难和抹不去的伤痕,而这一切在平日里都被母亲的平和、幽默所悄悄掩盖。   整部影片的感情流动始终气韵十足、相当饱满,但完全不是煽情,甚至许多地方导演加以了理性的控制,将情感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观众在被人物深深打动之后会很自然地扪心自问一下,这也许是导演真正的意图,她所希望表达给观众的也许每个人都明白那个道理,但是很少人愿意去直面去正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和遗憾。影片自然有女性导演作品特有的细腻、敏感之特点,细微处蕴涵了人类最真挚、恳切的感情,而且表现得真实自然,于是迸发出耀眼的光辉来。本片虽然是导演的处女作,但是一位年轻导演的能力和潜力已经在作品中隐隐而现,并且本片在本届长春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从导演的叙事风格和表达方式来看,她没有许多年轻导演所固有的焦躁和极个人的自我意识,虽然这个故事里有导演个人所希望表达的东西,但她只是以非常朴素、真实的手法围绕原著的精神内核展开了一段情感的拷问,这期间作为观众能够体会到感同身受的苦痛,这样的感受来自于电影所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诚意”。一个导演的诚意、一部电影的诚意、一篇小说的诚意,一个人的诚意,这是所有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真正的精神内核。本片预计明年春季方可上映,作为一部小成本投入的影片,收回投资并不困难,但也许它能成为一匹票房黑马,因为它是为我们每一个人而拍的。   影片的最后是斯琴高娃的女儿从国外回来了,仿佛又回到开头母亲盼望女儿殷切的神情,似乎隐隐意味着生命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轮回,只是在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留下的遗憾越少越好。—————————————————————————————————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一部抒情风格写实的电影,讲的就是感情,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朴素的电影,但它的情是深入人心的……  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女作家诃对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终离世界前后的经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母亲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母亲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  故事中的中年女作家对她老母亲的爱以及爱到极致恨铁不成钢反生恨的表现方式,她的逆反心理和善良美好的愿望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要力量。女主人公对妈站起来的目的希望值的升高和现实的残酷所产生必然的结果……我是非常爱你的,我期望你会好好的,好到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可是你不好了,我就想法让你好,我耗尽所有的精力你却没有达到我想象的程度,反而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那倾注整个巨大的爱里面有奋争、挫折、压力、磨难、急躁都顶到极限。性质变了,逆反心理出现,它 变化成抱怨和愤怒,但本质没有变,爱是依然存在的。“久病床前无孝子”用在这个故事里显然有些虚弱……   现在这里还有一个要说明的社会问题就是孝顺的体现方式。有些儿女生活的富足使得父母不再发愁衣食住行,给你好吃的好喝的然后放置一旁我忙我的,有空偶尔去看看你,说些敷衍了事的话,他们只要让父母认为:你的孩子过的不错,你们就过好你们的吧……但是什么是好呢?有标准吗?仅仅是吃喝不愁的日子吗?还谁有耐心真正能和父母沟通感情呢?微乎其微。更别说听从他们的意见,大多数长大的儿女都认为和父母有障碍没话说,爸妈不了解我,我也不想知道他们,好像觉得根本没必要交流,中间的隔阂直到父母真正出现了问题,病重或临床,才慌手慌脚通宵的守护身边,体现进一步的关心……我们有没有真正用心去询问过我们的妈妈或爸爸:您快乐吗?您幸福吗?您满意吗?您在精神上还有什么需求?您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的吗……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都会有下一代,都将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下一代人对上一代的爱永远都是欠缺的,这种永久轮回的性质根本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尽管是在表明一个社会问题,但决不尝试说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很感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