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生平简介急~~~~

丰子恺生平简介急~~~~

作家简介: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 江崇德人。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著作书目:
《子恺漫画》
1926,开明
《子恺画集》
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
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
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
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
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
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
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于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
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
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
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
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
1983,浙江文艺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
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惧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14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我最喜欢其中的《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正如丰先生所说的"暂时脱离尘世",是快适的,是安乐的,是营养的。丰子恺漫画的原作,市场上已很难见到。他的水墨画流入市场的比较多。沏上一杯茶,关上门,让我们静心赏阅他的作品。

丰子恺,是著名漫画家、美术教育家。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

丰子恺生于1898年11月9日,卒于1975年9月5日。乳名慈玉,学名丰润(后改为丰仁)曾用名丰仍。浙江省桐乡县石门镇人。 丰子恺从小在父亲座下读私塾。其时即爱绘画。1914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从李敬同学绘画、音乐、日文,受益极多。其间亦曾从夏丐尊习国文。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后更名洋画研究会),并加入研究金石篆刻的东石社(后改名寄社)。1919年与画会同人举办第一次作品展览,不久与姜丹书、周湘、欧阳予倩等发起成立中华美 学会。 1921年春东渡日本,曾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习油画,在日本时,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影响较深,归国后,即以漫画抒写古诗意境。儿童生活及对社会现实之 感想。同年到桂林,任桂林师范学校教职。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1941年升为副教授。1942年赴重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

丰子恺在重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1944-1945年曾在四川许多地方举办个人画展。1927年出版第二本漫画集《子恺画集》朱自清为该书作跋。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46年返上海。同年出版彩色画册《子恺漫画选》。1947年出版《劫余漫画》。

丰子恺(1898—1975年)

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第2个回答  2006-04-14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第3个回答  2006-04-14
丰子恺(1898—1975年)

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参考资料:网上都有的 http://www.feng.gov.cn/display.asp?id=152

第4个回答  2006-04-14
丰子凯介绍
作者:

丰子凯 原名丰慈玉,又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画家,音乐教育家。自幼学习多种民族乐器。毕业于崇德县第三高等小学,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吴梦非、刘质平、潘天寿同学,师从李叔同;1919年毕业,与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并发起创办中华美育会。1921年春赴日本东京留学,主修美术音乐,同年冬天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学。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3年回故乡石门镇建造“缘圆堂”住宅。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1938年赴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抗敌文艺编委。1942年曾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自1960年始,长期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