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补助支出是怎么核算出来的?

某事业单位当年取得财政补助收入200万元(全部为非专项资金)事业收入80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00万元,非专项资金700万元)事业支出9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支出180万元,非财政补助的专项支出120万元,非财政补助的非专项支出500万元)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编制年末结转财政补助收入的会计分录。
2.编制年末结转财政补助支出的会计分录。
3.编制年末结转非财政补助中的专项收入的会计分录。
4.编制年末结转非财政补助中的专项支出的会计分录。
5.编制年末结转非财政补助中的非专项收入的会计分录。
6.编制年末结转非财政补助中的非专项支出的会计分录。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核算的变化。在原制度下,年终结账时财政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虽然“财政补助支出”隐含在“事业支出”科目下,但是“事业支出”借方余额年终将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因而在原制度下没有区分财政补助与非财政补助结转。
新制度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创新性地引入了“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科目。其中,“财政补助结转”用于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务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则用于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期末,将财政补助收支均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年末,应对财政补助各明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项目);贷:财政补助结余。或者:借:财政补助结余;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项目)。
(2)由于财政补助的方式可分为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方式以及其他方式,相应地也就产生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资产类科目,其中“财政应返还额度”下设“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个明细科目。
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按实际金额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者注销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额度,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银行存款等。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3)事业单位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通过“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科目核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7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200w

         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           200w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资金支出(基本支出)  180w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180w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专项资金                100w

         贷:事业收入——专项资金                         100w

    借: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120w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专项资金               120w

    借:事业结余                                               700w

         贷:事业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700w

    借: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500w

         贷:事业结余                                              500w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