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开展好防消联勤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题所述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改革公安消防监督勤务制度,解决防火监督警力不足,通过借助和强化“六熟悉”,利用中队警力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部局、总队、支队都先后下发了“开展防消联勤”的有关通知,并按照“信息主导警务、任务主导警力”的要求,以试点工作经验推动防消联勤工作的全面开展。 “防消联勤”是一项复合型勤务模式,工作开展以来,有效整合了我省消防部队内部的警力资源,极大地缓解了日常工作中防消两条线脱节的问题,强化了火灾防控动态管理。但,我们调研发现,防消联勤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几点困难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一是大队防火监督人员缺乏与中队官兵的有效沟通,开展防消联勤工作信息不畅通,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 二是中队官兵防火监督的能力素质不高,不是以执法者的身份出现在工作中,造成了工作开展走马观花,重点不突出,隐患发现不及时,甚至不愿去进行开展防消联勤工作的现状; 三是防消联勤工作资料建立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料建立模式,不能将“六熟悉”工作和防火监督工作有效结合等。 通过广泛与中队官兵和防火监督干部的调研,就如何做好防与消的有机结合,如何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思路: (一)、大队与中队要加强信息互通,情况做到明了。防火监督参谋要及时协助中队官兵,做好防消联勤的检查工作,一是协助联系重点单位,每年定期下发重点单位调整的详细名册,并对新建验收的单位适时予以通报;二是协助参与中队的防火监督检查,现场指出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的操作使用,三是协助中队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特别是发现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或区域,在督促整改隐患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中队做好灭火救援预案,提供详尽可靠的图纸和基本资料,并对改建的建筑及时提供修改的资料。中队官兵要积极配合,遇到火灾隐患后,及时上报大队,并在大队的指导下督促单位整改。 (二)应弥补“防”“消”的薄弱环节,努力实现防消均衡化。当前,防火监督工作点多面广,警力不足导致执法力度弱化;而中队官兵日常训练需要由“操场化”向“实战化”转变,加强灭火救援的成功率。针对日常工作中防、消两条线脱节的问题,我们应将防火、灭火力量由分散型转变为捆绑式,由战训、防火监督部门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执勤中队紧密结合责任区“六熟悉”、重点单位灭火预案制定和实地训练工作,进行动态化的防火安全巡查、重点工程验收和消防宣传培训。执勤中队要根据实际制定每周开展防火巡查单位不少于2个,每年不少于100个单位或企业的计划,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报告大队或支队防火监督部门依法处理。只有防消联勤的工作量上去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防火监督一线警力不足的现状。 (三)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防火监督的参谋助手作用。中队对辖区情况熟悉的同时,要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辖区隐患较多的区域和特点。如龙华消防大队的中队发现了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的城中村和废品收购站隐患较多;老城区商业圈繁华,流动人口密集,存在大量人、货“三合一”场所混居的现象,金融贸易区(国贸地区)的高层建筑商业圈,建筑内部经常会有改建施工的情况。如何配合好防火监督人员,就是要在防消联勤的同时,采取电话、短信、传真或邮件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将检查记录、辖区灾害事故特点专题报告、重大危险源等信息及时上报给防火监督人员,以有利于上级在防火工作上的科学决策。 4、开展防消联勤工作要积极开展好消防宣传。在防消联勤工作开展的同时,中队官兵也不能忽略了消防宣传工作,实践证明,防消联勤过程中的宣传,具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实现消防宣传经常化,防消联勤工作可以每周开展,不拘泥于统一的培训,或者大型的宣传活动;二是能深入平常百姓家,许多小巷是消防宣传的盲区,但通过官兵的双脚,实地走到的地方都送出消防知识,让百姓们了解“灭火及火场逃生”的消防知识,不仅范围广,影响深,而且效果一定会很明显。如龙华大队金融中队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向企业的消防管理人员开展了多次的消防培训,受到良好成效;金盘中队在工作过程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使消防知识深入到大街小巷、深入到百姓当中。 5、执法权的拓展,强化消防执法。中队在防消联勤过程中,对遇到火灾隐患和一些违反《消防法》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填写《火灾隐患告知单》交给单位和上报(支)大队,并形成一套完善的隐患整治的动态管理模式,这既体现了防消联勤的法律性和威严性,也是中队警力补充大队防火监督警力不足的体现。防火监督部门要对日常监督中的薄弱环节,或隐患较为突出的场所,及时通知中队官兵到实地开展防消联勤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防消联勤工作抓不到重点,也体现出防火监督权力的一种拓展——即放权给中队官兵督促隐患的进一步整改,形成工作的互补,有利于防、灭火关口的前移。 6、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中队官兵普遍反映防消联勤工作中,存在不懂发现火灾隐患,不懂得哪些属于重大火灾隐患,不懂得操作消防设施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一是在课堂上学习。大队安排消防业务较好的人员为中队官兵系统讲解,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让官兵接受基本的防火知识教育;二是结合实战从实地操作中学习。选择一些有典型的重点单位,由防火和战训部门的人员现场讲解,组织官兵边学习边讨论,从专业角度讲解固定设施的使用和防火分区的设立,并从中队角度出发,分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选择进攻通道,如何实施初战等问题。为有效结合大练兵的“六熟悉”工作和防消联勤工作打下了业务的基础。 7、积极协调好与主管单位的关系。由于中队官兵平时不参与执法,受到学识和经验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开展防消联勤时会出现态度不端正的现象,这都可能与被检查单位和人员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局面。因此,防消联勤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学习,严格履行检查的程序和外出纪律要求,出示警官(士兵)证,告知来历和目的,摆正服务态度,严格遵守“六个严禁”和礼节礼貌,防止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其次,中队进行防消联勤之前,应有计划性,最好事先询问防火监督参谋,了解其场所的主管单位,并提前告知单位负责人,或是提前邀请当地社区居(村)委会和派出所予以接待和配合。 8、利用一切机会做好记录,全方位了解。基层中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些官兵认为没有时间开展防消联勤工作。其实,防消联勤工作不仅体现在计划的检查中,还体现在参与消防验收、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实地消防演练中。只要可以结合防消联勤工作的,都应该收集有利于灭火救援、消防宣传的各种文字和图纸资料,做好记录,并利用微机强化管理。以备今后的查阅和学习。上级防火监督部门也应根据辖区灾害事故的新情况、新特点,组织辖区中队官兵加以学习,如防火监督中发现的装修中普遍采用的一些新材料,它的特性、燃烧性能等,只要认为哪里有利于防火和灭火工作的共赢,就组织官兵去哪里开展巡查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