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科研与教师怎样做科研(摘要)

如题所述

蒲械娜鲜妒鞘裁矗� 教师:说白了,就是写,文笔好,照样得奖。 校长:你说的是正常的现象。 教师:是吗?不过,我们不太喜欢搞科研,我喜欢实实在在地干,钻研教材,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这是我一贯的追求。 二、调查问题: 1、是否愿意科研? 2、你想做怎样的科研? 3、几点困惑? 4、通过科研获得了什么? 三、对教育科研的几个误区 1、科研就是做课题。 2、科研就是写论文。 3、科研不是我的事。 4、做不做科研一回事。 5、科研就中上研究课,然后反思。 四、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三个走向: 1、从关注外部转向更多关注教育内部。 2、从关注科学范式向更多关注人文范式。(即关注对人的尊重) 3、从偏重宏大叙述转向更注重日常教学叙事。(因教育理论源于教学实践) 五、教师应做怎样的研究 (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1、促进教师成长的体现 1)洞察事实——提升教师分析问题的理性水平。 2)内化理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自我建构水平。 3)生成智慧——发展教师自主的教学创新水平。 2、作用不大的研究 1)教师不感兴趣; 2)太空太大太理想的; 3)纯理性、书斋式的; 3、适宜教师的研究 1)基于身边问题的研究; 2)嵌入教学的研究,与工作结合,改变工作的方法; 3)嵌入教研的研究,提高教师教研品质的研究; 4)情境式、体验式研究,充满教师来自实践的行动感悟及思考; 5)多形式、多层次的研究(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朴素易懂的成果形式); (二)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研究 一线科研方向,追求和实现一切工作的高质量,成果体现在质量上。 教育科研不是目的,一线教师的研究,一方面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师的职业生活;一方面在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需要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学习…… 六、教师怎样做科研(教师行为研究的基本行为) 一教师发言:读书、做、反思 另一教师发言:群体的研究行为(学习、探索),走向随堂课堂教学,分析、梳理等。 1、发现研究问题 1)在人众多问题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关键环节中的问题); 2)从现象中追问关键问题; 3)从学习中受启发; 4)在交流中受到启发; 5)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来。 例如:关于问题提出 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语文阅读的习惯、兴趣、方法、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生积累的途径、方法、监控研究。 思维发展的研究,如课堂上问题创设的研究,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的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研究…… 高新实验小学教师课题 《小学低段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积累有效性的研究》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研究》 《引导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盈室 》 《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 》 《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年级学生计算纠错的研究》 《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途径研究》 《如何增强识记词语的有效性研究》 《积极心理暗示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的研究》 《增强小学生学习意志力的策略研究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中段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又如:成师附小文陈平等老师研究课题产生过程: 1.从订阅的杂志里,我们无意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份报告:“世界经合组织分别于2002年、2004年对其成员国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这项调查因为其权威性极高而被称为‘教育界的奥林匹克’”。此项调查将各国的阅读状况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高,即阅读后进行思考和质疑。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不是欧美强国,而是北欧小国芬兰。在亚州,排在前面的是韩国,而中国在此项调查中,排名很低。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比如美国的“阅读行动”,英国则对阅读书籍的年代、作者都有明确的要求。我国从2001年起也开始了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活动,该活动的宗旨是提倡从小培养每天课外阅读的习惯,与好的书、报、刊做朋友。 的确如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终身的发展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来说,如果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能产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并随之逐渐养成初步的课外阅读习惯,将对孩子接下来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反思一年级学生学前课外阅读现状 通过对一年级新生入学一个月的课外阅读的观察,以及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了解到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现状: (1)目的:大多都是无意识阅读。 (2)类型:一年级的孩子因识字困难不愿看有字的书,而更喜欢漫画类或图画精美的图画书,诸如《老夫子》、《加菲猫》、《叮当猫》等等。 (3)阅读时间:不固定,只有在不能到户外进行活动时才选择翻看这些漫画书打发时间。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相关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在起步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并随之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此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目前人大正在考虑:能否成立一个“读书节”,使读书活动从小学开始进行。 2、做一个简单的研究设计 1)描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准备采用怎样的研究方式; 3)准备投入怎样的研究措施; 4)用哪些形式证明研究过程(如心得、观察描述、日记等); 5)通过研究达到什么目的。 例如:关于研究设计 成都师范附小文陈平等老师做的研究题目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尝试研究》,他们的研究设计分为四部分: 1.发现的问题 (1)通过对一年级新生入学一个月的细心观察,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入学前都在无意识进行一些阅读,但在大部分学生中却并未养成初步的课外阅读习惯。 (2)在对家长进行的“课外阅读调查表”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翻看图像精美的漫画类书籍,而且只看图,不看文字,因此,并未进行真正意义的文字阅读。 2. 研究的目的(略) 3.改革措施 (1)激发“爱”书的情感 要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的“爱”书的情感。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困难,所以,大部分都以翻看漫画书为主,我认为这与培养孩子们的“爱”书情感并不相矛盾,因为要培养起一年级学生最终的阅读能力,最关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习惯,只要孩子手拿书籍在读,我们就要鼓励,不要在起始阶段就扼杀他们的兴趣。同时每天午会时间为学生朗读《爱的教育》的故事,开展“与安利柯共成长”活动,为孩子们阅读文字类书籍奠定基础。 (2)引导初步形成读书习惯 规定书籍:《小学生同步阅读》(与教材配套)、《小学生同步拓展阅读》等;印发推荐阅读书目,得到家长配合支持。 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课外阅读2篇儿歌,一周评价一次,颁发“喜报”,评选课外阅读大王。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建立“我的采蜜本”,记录“采蜜卡”(作好课外阅读记录的指导,以此多识字,进而扩大阅读量)。 强化已养成的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展一月一次的定期阅读小结活动。 每周阅读课,进行专项的美文欣赏。 编撰阅读文摘集,树立阅读信心。 4.预期效果 经过一年时间的专题研究,学生们首先能对阅读课外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学生们养成初步的课外阅读习惯,主要是:坚持每天阅读、专心阅读、广泛阅读,以及阅读积累的习惯。 3、将研究付诸行动 1)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的目的性); 2)设计活动(设计的思想性); 3)实践验证(行为的改革性); 4)观察效果(观察的细腻性); 5)行动反思(反思的深刻性,有科研深度); 6)调整提高(调整的针对性); 7)过程记录(记录的真实性,鲜活的东西、记录); 例如:关于研究反思 为了进一步指导教师掌握实践反思的方法,学校对教师进行了反思方法的辅导。他们将反思札记的写法提炼为一系列的问题: “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教学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怎样解决这件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采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吗?” “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总结提升,形成成果(归纳、分类、分析、筛选、提炼、整理、成文); 七、在教育科研中建构有意义的职业生涯 (一)研究着、快乐着; (二)研究着、成长着; (三)科研对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意义; (四)一个科研教师的幸福科研。 …… 棠湖中学科研室 史红星整理于双流县教研室阶梯教室 二○○七年四月二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