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美人放弃江山值得吗?

如题所述

文/姝然 很多野史记载了多尔衮的私生活和政治生涯,这些于我已然不屑于去研究,因为这些无非是一些历史的八卦,再怎样杜撰也无法更改多尔衮创建大清帝国的事实。单凭这点他就是大清国的功臣。 多尔衮的哥哥皇太极暴病身亡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这个时候多尔衮手握重兵完全可以称帝。可是他没有。他拒绝了拥护者对自己的推举,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多尔衮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从而避免了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于是,不满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顺治。他的母亲大玉儿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很多历史说他是迫于各旗压力,而我则只用情感来解读。我认为一切的压力都不足以跟爱情等量。多尔衮未称帝,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深爱大玉儿。他为了美人放弃了江山。说他傻也好痴也罢,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让我深刻的是多尔衮对爱情的那份执著和深情,当爱情和权力发生冲突时,多尔衮毅然选择了爱情。 大玉儿13岁时嫁给皇太极作妃子。大玉儿并非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是太玉儿的二姐宸妃海兰珠。丧母的多尔衮与多铎兄弟,被皇太极接到宫里去住。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并未获得丈夫宠爱的大玉儿,跟比自己大一岁的多尔衮在宫中朝夕相处,产生超乎伦常之外的纯洁爱情,相守,此生有你,便忘却今昔是何年。大玉儿是爱多尔衮的,只是在她的心里,爱情从来都是摆在最后一位的,所以她才会当上皇太后。而多尔衮深知被利用却心甘情愿地在她的若即若离中痴迷着她。这便是爱情吧。 后来他以摄政王的身分总揽朝纲,借鉴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各项制度。此时的多尔衮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而历史传闻说他跟大玉儿再婚其实是假的,他们并没有结婚,大玉儿一次一次的欲拒还迎,让多尔衮一直对他们的爱情抱以幻想,可惜,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并不长寿。在顺治七年十一月突然发病,于十二月初九日病死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滦平,年仅39岁。多尔衮带着对爱情的幻想走完他的今生。 当多尔衮的灵柩回京时,顺治亲率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颁布哀悼诏书,命令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第二年,顺治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祔太庙。可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谋篡帝位,而且话一出口,诸王大臣就纷纷响应,群起攻击。于是,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多尔衮一下从巅峰跌入谷底。 创建了大清帝国的多尔衮,一夜之间被诬为叛逆,被开馆鞭尸,削首焚骨扬灰,亲及妻子的封典全都被削夺了的厄运。这是顺治亲政后干的第一件大事。那么当时权贵极点的大玉儿为何不出面来制止?我想,孝庄为了避免背上与多尔衮叔嫂“偷情”的千古骂名,为还儿子福临的一个公道,于是狠心清算了多尔衮,罗其名:欲反。有乎?还是莫须有?谁能辩白?悲哉!哀哉!这就是女人。多尔衮用一生杜撰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用一生证明了他的勇敢和智慧。到头来不过是他深爱的大玉儿掌握权势过程中的一颗棋子。悲哀吗? 多尔衮的叛逆罪直到一百年后才被乾隆皇帝平反,乾隆皇帝专门颁布诏谕肯定了多尔衮统兵入关定国开基的功勋;否定了多尔衮的谋逆罪;并下令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仍令多尔博一支承嗣。多尔衮总算可以入土为安了。 为美人放弃江山,值得吗?如若多尔衮不是贪恋大玉儿,最初夺过江山自己坐,谁能有异?谁又敢有异?何患名不正言不顺?又何愁美人得不到手?何至于后来落得鞭尸?若是多尔衮地下有知,若有来生,不要再蹈覆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其中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