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2.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3.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议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4.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5.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池;取予者,羲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6.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行莫丑於辱先,诟莫大於
宫刑。
7.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8.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9.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0.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1.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12.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於鲜也。
13.且人不能蚤自财绳墨以外,已稍陵夷;至於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14.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15.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1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
《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髕脚,《兵法》脩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覧》;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7.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18.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9.仆诚已著此书,臧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20.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21.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臧於巖穴邪?故且从俗浮湛,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22.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