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对人有伤害吗

如题所述

首先,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

另外,红外线对眼的伤害也比较大波长19000埃以上的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波长大于14000埃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

扩展资料

红外线的污染问题

红外线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

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0~13000埃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视网膜烧伤。

红外线可以人为制造,自然界中也广泛存在,在焊接过程中也会产生,危害焊工眼部健康;一般的生物都会辐射出红外线,体现出来的宏观效应就是热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3
1.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

红外线易透入透明介质而达眼内,屈光间质无血管,散热性能差,加上邻近的葡萄膜能吸收大量放射线,故易受到损害而形成白内障。若红外线集中于黄斑部可致黄斑部损伤。

2.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烧伤

主要由短红外线及可见光经屈光间质曲折聚集点,所产生的热能致视网膜脉络膜灼伤,多见于裸眼观察日食引起。青年人及正视眼多见。

临床表现

1.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

红外线白内障的典型改变常从后极部开始,初为晶体后皮质有一小墨渍样车轮状或盘状浑浊,也可呈蛛网状浑浊,中心有亮光结晶,具有浑浊较薄、边界清晰的特点。前囊的浅层可以剥落、游离卷曲,在前房中自由飘动。

2.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烧伤

主要症状最初为耀光感,继之畏光、光幻觉及色觉异常。24小时后,飘动的黑影成为致密暗点,可为暂时或永久性中心暗点。视力下降至0.5~0.1以下,且有视物变形。眼底检查: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颜色变暗;重者则水肿隆起,呈灰色,有小出血点;典型者黄斑中心凹有黄白小点,围绕色素斑点严重者可形成穿孔、视网膜剥离等。

检查

1.检查有无辐射线接触史及辐射性致伤史。

2.视野、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

治疗

1.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

对早期红外线白内障患者,应脱离红外线辐射环境,如果晶体已完全浑浊、视网膜功能正常时,可行白内障摘除术。

2.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烧伤

受伤后可服用皮质激素、维生素B、血管扩张剂。还可用散瞳剂滴眼及球后注射激素等。

预防

选戴合适的防护眼睛。镜片内含有氧化亚铁及GRB无色镜,对红外光谱的吸收率均在90%以上。不可直视太阳。
第2个回答  2019-12-19
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波长在1毫米到770纳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俗称红外光。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能到达表皮和真皮,8%~17%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详情请见http://www.eph.org.cn/mph/ReadNews.asp?NewsID=72
参考资料:http://www.eph.org.cn/mph/ReadNews.asp?NewsID=72
第3个回答  2016-12-21
  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将光线用于治疗上即称为“光疗法”,使用时不会有疼痛感;热疗的基本原理在使体温升高,造成血管放松,增加身体代谢速率,有增加韧带、关节囊、肌肉弹性、促进愈和的效果。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效温热效果,波长介于7700A~14000A,是很纯的热光及可渗透光,通常仅止于皮肤表面,所以治疗上的温热作用,多是末稍循环的反射机构所使然。因此,当红外线被身体组织吸收后,会产生一种具有安抚作用且对人体有利的热力,可以渗透到人体组织中。

  红外线的生理基础及效应

  红外线温热效果所获致的变化,主要有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皮下血液循环动态的改善,肌肉紧张的缓和,疼痛的减轻,以及调节自主神经正常化的作用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皮肤温度一经达到45℃以上,便会引起烫伤而造成水泡等组织破坏。

  ·增加新陈代谢、酵素活性及对氧气的需求及降低血压。
  ·促进血管扩张、血循环增加及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助排除废物、伤口清洁及加速伤口愈合。
  ·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伸缩能力,可解除疼痛与肌肉痉挛。
  ·增加组织伸展及减少滑液粘稠度,可减轻僵硬不适

  红外线治疗作用

  ·疼痛:肌肉、关节、神经的疼痛,尤其对神经传导较慢的疼痛最有效。
  ·外伤:对于已渡过了急性期的外伤,除了可减轻疼痛外,更有助促进其复原。例如扭伤、骨折、肌腱炎、骨液囊炎、结缔组织炎等。
  ·肌肉紧张所引起的疼痛或痉挛:对于减轻、抑制肌肉紧张和痉挛等确实有效。
  ·末稍循环不全:属表浅性温热作用,对于反射性血液循环改善效果显著。
  ·皮肤疾病:慢性皮肤疾病,如慢性皮肤炎,寻常性痤疮等

  红外线的美容作用

  ·消炎效果佳,对于面疱、口角发炎、嘴边小泡疹、及口内溃澜的复原效果特别显著。
  ·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加血液的流通,有助美容产品渗透到较深层的皮肤中。
  ·消除紧张,使皮肤松弛

  红外线的禁忌症

  ·温热治疗法的禁忌症,也全属红外线治疗的禁忌症,例如:需要安静的急性期发炎、热性疾病、进行性消耗性疾病、非发炎性水肿、有高度器质性循环障碍的局部、知觉障碍高度的部位、可能会引起内出血的疾病等。
  ·老人、乳幼儿、体力消耗殆尽的人、对热耐力很低的人等,都应减少剂量。
  预防保健理疗

  以下为补充和概括:

  促进血液循环:
  利用远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

  调节血压: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一般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细小动脉收缩及狭窄所造成。远红外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使高血压降低,又能改善低血压症状。

  改善关节疼痛:
  远红外线深透力可达肌肉关节深处,使身体内部温暖,放松肌肉,带动微血管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并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乳酸等老化废物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之效果卓越。

  调节自律神经:
  自律神经主要是调节内脏功能,人长期处在焦虑状态,自律神经系统持续紧张,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头痛,目眩,失眠乏力,四肢冰冷。远红外线可调节自律神经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上症状均可改善或祛除。

  护肤美容:
  远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共鸣吸收,能将引起疲劳及老化的物质,如乳酸、游 离脂肪酸、胆固醇、多余的皮下脂肪等,籍毛囊口和皮下脂肪的活化性,不经肾脏,直接从皮肤代谢。因此,能使肌肤光滑柔嫩。

  减少脂肪:
  远红外线的理疗效果能使体内热能提高,细胞活化,因此促进脂肪组织代谢,燃烧分解,将多余脂肪消耗掉,进而有效减肥。

  改善循环系统:
  远红外线照射的全面性和深透性,对于遍布全身内外无以数计的微循环组织系统,是唯一能完全照顾的理疗方式。微循环顺畅之后,心脏收缩压力减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自然身轻体健。

  强化肝脏功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学工厂,是血液的净化器。远红外线照射引起的体内热深层效应,能活化细胞,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细胞生长,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解毒、排毒作用,使内脏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可说是最佳的防病战略
第4个回答  2019-02-09
红外线的危害: 1 对眼睛的危害 影响角膜(cornea)和较深层的组织如水晶体(lens)和玻璃状液(vitreous humor),红外线对眼睛的穿透和波长有关系,在 0.8 ~ 1.2 m 波长的红外线大约有 50% 穿透到眼睛的深层组织.暴露到高强度的红外线会使眼睛产生疼痛和上皮细胞烧伤,不过这些效应会受眨眼反应所影响.低强度长时间的暴露可能加热虹膜和水晶体.红外线所导致的白内障已在吹玻璃工人和熔炉工人发现,主要起因於对水晶体和其附近的组织加热. 视网膜对近红外线(760~1400 nm) 至为敏感,其伤害可能和因加热组织造成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变性. 2 皮肤 主要的效应包括造成微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积.当红外线造成皮肤温度升高至 45 °C时,会到达皮肤疼痛阈值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用红外线照射皮肤,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细胞内外分子振动加剧,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激活生物大分子和水分子,从而激活细胞,产生积极的生物医学效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