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和鲳鱼哪个营养高

如题所述

各自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不建议偏食某一种。
黄花鱼:
黄花鱼,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治食欲不振、下利、失眠症、心悸、健忘。
黄花鱼的营养价值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鲳鱼:
营养价值
鲳鱼含有多种营养。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19毫克,磷240毫克,铁0.3毫克。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食用功效
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平鱼还可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医学价值
鲳科动物银鲳的肉。鲳鱼又称昌候鱼、昌鼠、鲳鳊、镜鱼、平鱼、叉片鱼。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沿海。获得后,除去鳍、内脏,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证。
[用法]煎汤,入菜肴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黄花鱼营养高
第2个回答  2013-10-17
鲳鱼吧
第3个回答  2013-10-17
黄花鱼
第4个回答  2013-10-18
  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花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本草纲目》记载黄花鱼“甘平无毒,合莼菜作羹,开胃益气。晾干称为白鲞,炙食能治暴下痢,及卒腹胀不消,鲜者不及”。

  食谱

  原料:黄花鱼一条,葱姜蒜各少许,花椒几粒,八角一瓣,黄酒,醋,酱油,蚝油,糖,盐,各适量,少许水
  步骤:黄酒,醋,酱油,蚝油,糖,盐,各适量,少许水兑成红烧汁,将黄花鱼用纸巾拍干水分,抹少许淀粉,在油锅里煎炸定型发黄,倒入兑好的红烧汁,盖上锅盖焖至汤汁近干出锅。喜欢鱼汤拌饭的,可以稍微留点汤。

  食疗价值

  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黄花鱼又称石首鱼、石头鱼、江鱼、黄鱼、黄爪鱼、桂花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和渤海。获得后,除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或用其干制品(石首鱼鲞)。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烟酸、钙、磷、铁、碘等成分。其水解蛋白质含较多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少食腹泻,或营养不良;脾虚水肿等。
  [用法]煎汤,入菜肴。
  [附方]莼菜黄鱼羹:莼菜15g,黄花鱼500g(或黄鱼鲞250g)。煮浓汁服。
  源于《开宝本草》。莼菜能利湿和胃,黄鱼与之同煮服,健脾开胃、益气之功尤强。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不饥,倦怠乏力等。
  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柳州鲳鱼在500克/条-1500克/条左右,肉味有如鲻鱼的香味。其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W-3系列,经医学临床证明它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物资,鲳鱼的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柳州鲳鱼体形侧扁成盘形,背较厚,口端位,无须,体色呈白身、银鳞、黑尾、线鳍,四色相配极为美观。
  鲳鱼含有多种营养。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19毫克,磷240毫克,铁0.3毫克。
  鲳鱼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镜鱼。
  增加了一条鲳鱼含有DHA,对小孩的大脑发育有帮助!(优因培注)
  【拼音名】 Chānɡ Yú
  【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
  【来源】为鲳科动物银鲳的肉。
  【生境分布】栖于近海中下层。以小鱼、硅藻等为食。产卵期5~6月。分布我国沿海,以南海和东海为多,黄、渤海较少。 生态环境: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深30-70m潮流缓慢的海区内。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有季节性回游现象,生殖期5-6月。怀卵量11.7-21.8万粒,卵浮性,径1.6-1.9mm。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化学成份】银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异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 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炖服,30-60g。
  【注意】鲳鱼子慎服。
  【原形态】银鲳,体卵圆形,甚侧扁,一般长20-30cm,大者长达40cm余。头短小,侧扁而高。吻短,圆钝,稍突。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口小,微斜,上下颌各具细小牙1行,排列紧密。鳃孔小,鳃耙(4-6)+(7-11),细弱。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侧线位高,与背平行,侧线鳞110-130。背鳍Ⅸ-Ⅻ,Ⅰ-42-48,起点略在臀鳍起点前上方,臀鳍Ⅵ-Ⅶ,Ⅰ-41-46。成鱼背鳍与臀鳍的鳍棘均埋于皮下;鳍条部相对而同形,呈镰刀形,前部鳍条均稍延长,但不伸达尾柄上。胸鳍24-27,较长,无腹鳍。尾鳍分叉较深,下叶比上叶稍长。体具银白色光泽,背部微呈青灰色,多数鳍片上有不明显的微小黑点。腹部乳白色。各鳍浅灰色。
  鲳鱼的做法
  清蒸鲳鱼
  主料:平鱼400克
  辅料:猪肋条肉(五花肉)100克
  调料:盐3克 料酒3克 花椒3克 八角3克 大葱4克 姜3克
  烹饪方法
  1. 将葱切块,姜切片;
  2. 鱼去鳃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两侧切十字刀,放入汤盘内;
  3. 鱼身摆上葱块、姜片、八角、花椒、肉片撒少许盐;
  4. 将鱼盘放入蒸锅内,用旺火蒸熟烂,取出去掉葱姜、八角、花椒、肉片;
  5. 将鱼盘中原汤倒入锅中,加入盐调味,烧开,浇在鱼身上即可。
  白汁鲳鱼
  白汁鲳鱼原料:
  鲳鱼1条(约750克),牛奶100克,熟火腿末25克,猪油50克,上汤100克,味精、精盐、绍洒、姜、葱、淀粉各适量。
  白汁鲳鱼做法:
  1、将鲳鱼去鳞、剖腹、去鳃、肠、洗干净,用布抹干内外水分,然后用刀在鱼身的两面剞上花刀,抹上精盐2.5克、绍洒,加入姜、葱放进蒸笼12分钟,取出滗去原汁。
  2、将上汤下鼎,加入味精、精盐2.5克和淀粉水一起搅匀,即将鼎离炉,加入猪油、牛奶拌匀再煮一下,淋于鱼上面,把火腿末撒在鲳鱼上面布成2条直线即成。
  一品鲳鱼
  配 料:
  鲳鱼1条约600克,酱油、绍酒各1汤匙,糖、香醋各l茶匙,咖哩粉、胡椒粉各少许,香油、生粉、蒜茸各适量。
  ·操 作:
  ①将鲳鱼去内脏洗净,鱼身两侧头尾各划一个十字刀,中间横划一刀,用酱油(1/3)、绍酒(1/2)略腌,再沾上生粉。
  ②烧热锅,下油,至八成熟时,将全头鲳鱼下锅炸至金黄色时倒进漏勺滤去油。
  ③锅内留适量油,下蒜茸煸香,再加入上汤、酱油、糖、咖喱粉、胡椒粉、香油、醋、绍酒,煮滚倒进鲳鱼,煨至汁粘将干时调味,起锅装在碟中,碟边饰配番茄片、梭丝萝卜、眉毛葱即可。
  鲳鱼不适合4个月以下的小孩吃(优因培)
  又名平鱼、银鲳、镜鱼。
  鲳鱼是一种身体扁平的海鱼,因其刺少肉嫩,故很受人们喜爱,主妇们也很乐意收拾,它同样具有海洋鱼的营养特点:富含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鲳鱼体近菱形,扁侧,口小,背部青灰色,体两侧银白色,体背小圆鳞,背鳍和臀鳍较长,且对称,胸鳍大,无腹鳍,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产地大体与比目鱼相同,质量以河口和秦皇岛产的为好,上市在5~10月间,其中以6~7月产的品质最好,数量最多。
  营养价值
  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适用人群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注意事项
  鲳鱼忌用动物油炸制;不要和羊肉同食。
  食用功效
  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平鱼还可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贴士
  腹中鱼籽有毒,能引发痢疾。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鲳科动物银鲳的肉。鲳鱼又称昌候鱼、昌鼠、鲳鳊、镜鱼、平鱼、叉片鱼。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沿海。获得后,除去鳍、内脏,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证。
  [用法]煎汤,入菜肴等。
  [附方]
  1,银鲳参归汤:鲳鱼100g,党参、当归各15g,生姜10g。先将诸药煎汤去渣后,放入鲳鱼煮熟,稍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本方用鲳鱼配党参、当归补气益血,生姜温中健胃。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的病证。
  2,鲳鱼粥:鲳鱼250g,煮熟,去骨,切碎,加粳米100g,生姜、葱、猪脂、盐适量,同煮成稀粥食。
  源于《岭表录异》。原书说:“鲳鱼……肉甚厚,肉白如凝脂,止有一脊骨。治以姜葱,粳米,其骨自软。”故煮粥甚佳。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补血,健胃,益气。
  宜:体质虚弱,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者宜食。
  忌: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忌食。据前人经验,鲳鱼属海鲜“发物”,有病之人忌食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