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为什么还可以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完整的像?

如题所述

物体反射或发出无数条光线,然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对光线相交,这时物体就成像了,而盖住凸透镜一部分后,只是遮住了部分光线,仍有光线能相交,所以仍能成像,只是暗一点罢了。遮住一部分后,凸透镜就相当于变小了,大大小小的凸透镜都能使物体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扩展资料: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凸透镜成像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物体反射或发出无数条光线,然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对光线相交,这时物体就成像了,而盖住凸透镜一部分后,只是遮住了部分光线,仍有光线能相交,所以仍能成像,只是暗一点罢了。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遮住一部分后,凸透镜就相当于变小了,大大小小的凸透镜都能使物体成像嘛。满意的话请继续采纳我的回答,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0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第3个回答  2013-10-14
小孔成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