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人物的所有成语

如题所述

刘备:如鱼得水(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 髀肉复生
诸葛亮: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不知所云 指日可待 开诚布公
关羽:超群绝伦 过关斩将 单刀赴会 身在曹营心在汉 挂印封金
吕蒙: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周瑜:羽扇纶巾 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向无敌 既生瑜,何生亮
张昭:开门揖盗
赵云:偃旗息鼓 一身是胆
曹操:望梅止渴
曹植:七步之才 才高八斗(晋代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郭嘉:兵贵神速
徐晃:长驱直入
甘宁:谈笑自若
夏侯渊:所向无前
庞统:南州冠冕 负重致远(说的是顾劭)
张合:出言不逊
许褚:赤膊上阵
诸葛谨、诸葛恪:蓝田生玉
刘禅:乐不思蜀
管辂:老生常谈
陆逊:忍辱负重
司马徽:好好先生 识实务者为俊杰(说的是诸葛亮和庞统)
荀彧:坚壁清野
杨修:味如鸡肋
程昱:纵虎归山(说曹操放走刘备)
杨彪:老牛舔犊
赵咨:车载斗量
孔融两儿子:巢毁卵破
严颜:断头将军(严颜:“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孔融:想当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4
妄自菲薄,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吴下阿蒙,七步之才,势如破竹,顾曲周郎等。
1,【成语】:
妄自菲薄
【拼音】:
wàng

fěi

【解释】: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成语】:
七擒七纵
【拼音】:

qín

zòng
【解释】: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3,【成语】:
舌战群儒
【拼音】:
shé
zhàn
qún

【解释】: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4,【成语】:
单刀赴会
【拼音】:
dān
dāo

huì
【解释】: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出处】: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5,【成语】:
得陇望蜀
【拼音】:

lǒng
wàng
shǔ
【解释】: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6,【成语】:
负重致远
【拼音】:

zhòng
zhì
yuǎn
【解释】: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7,【成语】:
吴下阿蒙
【拼音】:

xià
ā
méng
【解释】: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8,【成语】:
七步之才
【拼音】:


zhī
cái
【解释】:
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9,【成语】:
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zhú
【解释】: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0,【成语】:
顾曲周郎
【拼音】:


zhōu
láng
【解释】: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第2个回答  2013-10-13
一身是箭
第3个回答  2021-03-19
如鱼得水,草船借箭箭
第4个回答  2019-02-19
楼上正解,看来是文科的
相似回答